第03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迎新春送温暖 情系困难群众
移民村里话幸福
市领导督导检查 春节各项安保工作
60趟城际列车预售期调整
塔沟少林小子 今晚亮相春晚
我市明确经适房 补缴差价新标准
绿城过年新风尚 全民健身闹新春
学习借鉴好经验 凝心聚力谋发展
少林功夫扬中华神韵 河南旅游炫彩东南亚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移民村里话幸福

本报记者 卢文军

昨日是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已步入了过年的节奏。

移民的生活过得咋样?移民村的发展如何?记者到位于中牟县官渡镇的移民村——金源社区一探究竟。

中牟县移民安置涉及小浪底和丹江口库区移民。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636户、2283人;丹江口库区移民安置2292户、9487人。2013年郑州市行政区划调整,三个移民村划归郑州东区管理。

“夏季是旺季,一天会有十五六桌,冬季是淡季,也有个四五桌,每桌平均少说也有个三五百块钱……”在去往金源社区的路上,远远便望见丹江人家的招牌,到了之后便看到42岁的移民吕彦红正忙活着杀鱼。

说起收入和移民前后生活的变化,他一直拘谨地笑,并谦虚地说:“也没挣多少,刚开始不适应,现在都好了,感觉生活更有奔头儿了!”

“俺村前前后后得到扶持资金400多万,紧邻省会郑州,不发展都难,后劲大着哩。”金源社区主任彭建波扳着指头给记者算细账,“目前,村集体租大棚和果蔬保鲜库一年得租金9.6万元,利用乡村旅游资金去年建成了联动温室大棚,租出去19.2万元,这几项收入将近30万。下一步,我们还将在度假村搞温泉洗浴,到时候,村里收入还会增加些。”

村里有了钱,移民来共享。彭建波说,每户水费、小额保险、合作医疗、养老保险,三八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节日慰问金,考上大学学生奖励等全部村上“掏腰包”。

去年,金源社区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试点示范村。目前,他们正快速往前推进。

“我出资源,引进资金几百万,这要建成后,将是全省第一个专业的温室垂钓鱼塘,一年四季都可以举办垂钓比赛。在这旁边,还有练杆塘、露天垂钓塘。”看着已焊好的钢结构,移民吕德伟眉飞色舞地描绘着未来,“接下来,我们将好好规划一下,除了垂钓,专门从老家请厨师,把餐饮搞起来,到时候,吃喝玩乐‘一条龙’!”

“俺家土地流转一年租金一万多,儿子儿媳在中牟县城开个小吃店,一月能挣个万把块儿,我在度假村当保安也能挣个2000块儿,老婆下一步也再找个活儿!”59岁的移民姬国祯说,“还是党的政策好啊,我们没啥后顾之忧,一门心思就是想法多抓钱,把小日子过美点。”

事实上,金源社区仅仅是中牟县14个移民村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们严格落实上级政策,强力推进移民后期扶持产业发展项目,截至目前,完成项目投资3056万元,做到移民村村村有项目、有收入,形成了以避雨葡萄、温室大棚、光伏发电、饲料加工、奶牛养殖、种牛繁育、莲藕种植、水产养殖、苗圃种植等为主的产业形式,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格局。”中牟县移民局局长张宏伟告诉记者,“项目投入使用后在解决部分群众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壮大了集体经济,增加了集体收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牟县强化移民技能培训,多措并举拓宽致富渠道。目前,移民个人创办手工加工业48户,农家乐饭店12个,养殖专业户84户。据初步统计,2017年,移民群众的年收入由原来的4000多元增加到了1.2万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