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会议
导读
精准招商定向引资 全力推进提质增效
持续深化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 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夯实生态基础
绘就生态蓝图 打造美丽郑州
把美好蓝图变成我们身边的现实
近期气温起伏大 忽冷忽热请留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本报记者 覃岩峰

大年初二,夜幕刚刚降临,杨桥办事处娄庄村便热闹起来,村民们三五成群赶到“村晚”现场。

一曲《新贵妃醉酒》拉开了“村晚”序幕,歌曲、相声、小品、二胡独奏等,应有尽有。没有华丽的舞台,但表演者却演得认真,观众看得投入。掌声、欢笑声、喝彩声,此起彼伏。村民们自导自演的节目,看起来更让人感到亲切和有趣。

在外务工的村民王福建专门赶回来,参加“村晚”并为父老乡亲献上自己的拿手节目,一曲饱满深情的《父亲》,感动了在场的父老乡亲……对于他来说,参加“村晚”只是自己重新“入乡”的开始,家乡越建越美,发展越来越好,返乡创业正当时。

与此同时,万滩、杨桥、台肖、孙庄、永定庄等村也在上演着自己独特的“村晚”,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庆祝着新春佳节,讴歌党的好政策、新农村的崭新变化,弘扬着文化气质和暖暖的正能量。

“这几年,咱乡里的变化太大了,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人才也越来越多,这个年过得真得劲。”娄庄村村民白兰英告诉记者。

“春节期间,‘村晚’上演了十多场,参与人数超过三万。通过邻里乡亲自编自演、自娱自乐,村民的归属感、道德观和认同感等情感得到巩固和交融,也让村民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和融洽。”走村串户观看“村晚”的杨桥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肖会作介绍说。“村晚”的出现,一方面反映了农民对精神文化追求的日益迫切;另一方面也说明“村晚”作为平台,正积极构建当代农民的文化家园,作一个文化符号,已经成为凝聚乡愁情感、促进农村文明、推动和谐文化建设的载体。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