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2018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加强政策统筹 打赢脱贫攻坚战
加大校车推广 保障孩子上学安全
深度融合让我们更高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人大代表汤玉祥:
加大校车推广 保障孩子上学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汤玉祥做客郑州融媒体新闻会客厅。他说,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了《关于加大校车推广力度,有效保障孩子上下学安全的建议》。

校车推广是 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与未来。有效保障孩子们的上下学安全,是关系全国亿万少年儿童和每个家庭的民生问题,也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此,汤玉祥在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分别提交了与校车有关的议案,建议通过校车的普及来保障孩子的上下学安全,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自2012年起,国务院及相关部委颁布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我国初步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安全化的运营,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上下学途中更多的安全和舒适,更是一个个充满欢乐的幸福童年。

汤玉祥认为,校车推广是大势所趋,更是民生工程和暖心工程,校车运营具有较强的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

这是因为,相对于其他交通方式,校车显著增加孩子们上下学的安全系数。校车集中接送孩子有利于提高车辆和道路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和缓解交通拥堵,还有利于减轻家长接送孩子的负担。“乘坐校车上下学,可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平等观念以及自立精神和社交能力,有助于社会和谐。”

校车推广之路

依然任重道远

汤玉祥说,校车在全国范围推广仍存在较大困难,刚性需求和现实运行之间存在巨大缺口,发展仍不平衡不充分。

按照统计,全国适龄中小学生超过1.8亿人,校车实际需求量保守估计超过100万辆,但目前市场上校车保有量才16万辆,大量学童无法享受到校车带来的安全和便利,且与政府希望达成的目标相隔甚远,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更大。如果不加以足够重视并积极应对,不仅不利于校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甚至将削弱之前的建设成效。

制约我国校车深入推广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政策细则不尽完善,政府投入力度不够,落地执行差异巨大。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校车的相关政策法规,但具体的校车购置和运营补贴补助办法以及管理监督机制并没有明确,且缺乏系统的保障体系,目前我国每年在校车上的投入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一方面导致需求方观望,另一方面导致各地实际执行的差异巨大,校车地域发展极不均衡。

二是校车因其专用属性,使用率低、运营成本高,盈利困难。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学校、校车运营商发现,购置满足国标要求的校车成本不低,校车运营成本更高,如算上折旧费用,一辆校车大概需10年才能收回成本,如没有政府扶持和补贴很难维持,部分运营者甚至陷入难以为继的境地。

建议对校车给予

减免购置税同等待遇

为促进校车健康可持续发展,让更多孩子能坐校车安全上下学,汤玉祥提出以下四个方面建议:

一、进一步细化完善校车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大落实力度,建立保障体系,让更多中国学童能享受到相关政策带来的好处。继续完善和细化校车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发布实施至今已超过5年,有必要依据社会认知和国内校车制造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完善《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开展《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的修订工作,提升校车技术要求,推动校车智能化,通过科技手段进一步保证学童安全。同时,尽快出台和落实对校车购置与运营的补贴政策及标准。

二、全面取消校车购置税、消费税,进一步为校车购置或运营者减负,实效推动校车发展。校车属于生产资料,并不属于要抑制的消费品,不宜征收消费税,且部分校车本身属于政府购买或负担,没必要再额外征收相关税费。另外,校车的公益属性较强,目前与其他汽车(新能源汽车除外)执行同样的购置税标准。从校车的教育属性、公益属性以及实施的可行性来看,建议对校车也给予减免购置税的同等待遇。

三、设立国家校车专项基金。从当前发展趋势看,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乡镇、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学校、幼儿园是校车的主要刚性需求方,但本身缺少发展资金。建议设立国家校车专项基金,在对校车采购或运营者进行扶持的同时,可以精准实现对刚性需求的补贴和支持,特别是可以针对贫困地区加大补贴和推广力度,带动实现教育脱贫,从而助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普及校车文化,建立长效安全教育机制。保障学童上下学安全,需要的不仅仅是一辆“钢筋铁骨”的校车,更需要与之适应的校车文化。可考虑设置国家“校车日”,进一步推动校车文化建设,让更多孩子获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