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2018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宪法永葆生命力
奋斗,中国两会的主旋律
我国“人造太阳” 研究能力不断提升
“防范金融风险跟改革不是对立的”
500吨级航天发动机 年内可完成样机研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人造太阳” 研究能力不断提升

据新华社北京3月9日电(记者 余晓洁)作为清洁能源重要发展方向之一,“人造太阳”研究进展如何?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西南物理研究院副院长段旭如9日表示,该院在建的我国新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建成后,等离子体参数将大幅度提高到近堆芯水平,温度将超过1亿度。

“人造太阳”指通过可控热核聚变的方式给人类带来几乎无限的清洁能源。可控热核聚变需要三大条件:1亿度以上的高温、长时间约束在有限的空间中、足够高的密度。

段旭如介绍,正因为技术挑战巨大,一国之力很难解决所有问题。欧盟、中国、日本、美国等多方正在共同推进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也称“人造太阳”计划。

根据协议,中国对ITER的贡献比例约10%。段旭如表示,近10年来,通过参与ITER计划,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在可控热核聚变领域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升,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