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3版:辐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枢纽之城畅八方 国际都市连四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枢纽之城畅八方 国际都市连四海
“米”字形高铁四通八达
航空运输发展迅速
高速公路纵横交错

交通运输体现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提升综合国力意义重大。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要抓住这一时期,加快发展,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更大的作用。

郑州地处九州腹地,交通区位优势无疑是其最大的优势。近年来,郑州发挥交通枢纽优势,持续深度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国家开放整体战略,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谱写中原更加出彩的新篇章。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郑州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强化,目标是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郑州将构建

“四港四枢多站”布局

2017年3月,国务院《“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发布,首次明确郑州为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

《规划》指出,要结合全国城镇体系布局,着力打造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其中,郑州处于全国综合交通枢纽空间体系布局的顶端,这标志着我省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入提质增效升级的转型期、现代化建设新阶段,将加快运输一体化进程。同时也意味着郑州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过程中,要突出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和现代物流中心功能。

高速铁路方面与郑州相关的规划为,建设商丘至合肥至杭州、济南至郑州、郑州至万州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方面,将推进京港澳高速(G4)、连霍高速(G30)等 8 条主通道扩容工程。民用航空方面,“十三五”期间,郑州机场将实施三期工程,进一步扩建。

今年1月,河南省发布的《郑州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提出,构建“四港四枢多站”的空间格局,将以郑州国际陆港为核心,加强集装箱铁海联运,推动沿海港口功能向内陆转移,打造出海港。同时依托铁路、民航干线运输通道,在完善提升既有郑州机场、郑州高铁东站、郑州火车站客运枢纽功能的基础上,加快建设郑州南站高铁客运枢纽,形成综合客运“四枢”布局。合理布局建设城际铁路站、市域(郊)铁路站、地铁站、通用机场、公路客运站、物流配送中心等多层次枢纽站场。

航空高铁提升

郑州大枢纽地位

对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铁路被寄托了太多的情感。从普铁时代“十”字交会,到普铁和高铁的“双十”字交会,再到“米”字形的高铁网络,郑州的铁路梦可谓五彩斑斓。

以郑州为原点,目前已通车的京广、徐兰高铁和正在建设的郑万、郑合、郑济、郑太高铁组成的“米”字形高铁网络预计在2020年全部开通。届时,从郑州出发,2小时可达石家庄、太原、西安、济南、武汉、合肥;3小时可达北京、南京、长沙、重庆;4小时可达上海。一个重量级的高铁“朋友圈”正逐步形成。

2017年,郑州机场客货运规模首次实现中部机场“双第一”,成为中部地区机场领跑者,尤其是货运业务,年均增速在30%以上,连续4年位居国内千万级机场首位。数据显示: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由2012年的15万吨提升到2016年的45.7万吨,是全行业平均增速的6倍;旅客吞吐量由2012年的1167万人次提升到2016年的2076万人次,年均增速达15%,超出全行业平均增速近5个百分点。

交通枢纽带来了人流和物流,也带来了活力和财富。2016年8月,河南自贸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复,郑州片区的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建设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加上之前获批的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枢纽之城”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征途中实现美丽蝶变。

借“一带一路”东风

提速发展

速度经济时代,核心就一个字——快。速度就是实力,就是影响力、辐射力。

郑州机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郑州机场已经形成“空空+空地”和“全货机+客机腹舱”多式联运航运体系,这种模式成为全国民航的标杆。随着郑州至青岛、连云港、天津三条铁海联运线路开通,“铁海公机”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新格局指日可待。

2016年5月19日,郑州机场国际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上线,实现境内公路、铁路、海港等运输方式与国际航空、境外陆运整个运输链的信息共享。“连天接地”的多式联运护航,大数据助力,将为四面八方的货物提供更高效的汇聚、分拨服务,枢纽之城必将再提速!

如今的郑州,地处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和京哈京广通道的交会处,是中国重要的公路、铁路、航空、通信兼具的综合交通枢纽,在连接东西、贯通南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郑州拥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郑州也是中国商品集散中心地之一,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首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贸区、航空港、“米”字形高铁……郑州的大枢纽地位日渐巩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正在向“中”汇聚,郑州正在成为全球经济供应链的重要节点。

郑州还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上体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郑州作为“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和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增长极,无论对带动中原城市群发展,还是对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中部崛起新十年规划,都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代表委员

关注郑州交通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表示,两年来,郑州坚持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统揽,在城乡承载功能和城市综合实力上实现了持续提升。目前已编制“1+4”郑州大都市区空间规划及4个专项规划,推动郑汴、郑许、郑新、郑焦融合一体化发展。航空港建设提质扩容,机场货运、客运吞吐量均大幅提升,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加快建设,临空经济综合竞争力跃居全国第六位;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持续提升,郑济、郑万、郑合、高铁郑州南站及配套工程开工建设,“米”字形高铁网加快成形;轨道交通、城郊铁路加快推进,在建里程突破200公里。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认为,《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从国家层面明确了郑州大都市区的范围:郑州、开封、焦作、许昌、新乡,5个城市要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化大都市区。

郑州和许昌之间是一片平原,城市之间的距离相对较近,在修建公路、铁路等方面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2017年12月26日,郑许市域铁路已正式开工建设,通过在许昌境内修建轻轨的方式,与郑州境内的地铁线路相连,通过短编组、高频发、公交化的方式来实现城市之间的一体化,将有力解决沿线百姓的出行问题。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表示,近几年省会郑州的变化是全方位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建设格局加快形成,“陆上丝绸之路”郑欧班列建设成绩斐然。与此同时,推进“空中丝绸之路”郑州—卢森堡航线建设,中国版“孟菲斯”正加快形成。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这一国家战略已基本形成横跨欧亚美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枢纽航线网络。

郑州融媒体记者 聂春洁 黄永东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