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网信企业和网络社会组织 “双比双争”活动启动
前两个月全市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增长7.4%
14人获授职业教育教学专家
我省84所院校 获高职单招资格
新郑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中牟县汽车产业集聚区入选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东西大街部分区域停水72小时
加强监管执法力量建设 完善打非治违长效机制
为流浪人员建一个温暖的家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为流浪人员建一个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安群英 通讯员 李德龙

“李师傅又发福啦。”“我现在住在敬老院,没事下下棋,在院里晒晒太阳打打拳,感谢当年你们把我送回家。”这是二七区救助站站长李德龙与封丘县鲁岗镇敬老院李同堂老人的对话。日前,李德龙和救助站工作人员护送一位流浪人员返乡,返郑途中顺道看望三年前他们救助的82岁老人李同堂。李同堂在外流浪40多年,衣食无着,二七区救助人员在一次深夜巡查中发现了他,并多方协调终将老人安置敬老院,过上稳定有保障的生活。

李同堂老人是郑州救助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在二七区救助站,像李同堂老人常年流浪在外的“老面孔”、救助站的“常住户”还有不少。

地处火车站西广场地区的二七区救助站,是政府为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到站寻求帮助而设立,每年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临时受困人员是郑州市救助人员的一半以上。二七区救助站坚持“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以解决流浪人员实际困难让他们不再流浪为救助目标,创新救助模式,在郑州市率先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流浪人员提供生活保障,就业需求、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多元化服务,让流浪乞讨人员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家人般的帮助。

二七区救助站设立于2012年,2014年搬迁火车站西广场,二七区按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亲情化的要求,建设规范化、智能化救助站,建设办公楼、多功能厅、警务室、值班室、起居室、活动室、消毒间、行李寄存处、餐厅、厨房等,设立成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3个救助服务区,设有救助固定床位50张,根据救助情况可增加床位120 张,是我市救助管理规范化建设示范站。

2015年,二七区通过政府公开招标,引进专业服务机构介入,建设了一支专业化的社工服务队伍,根据流浪人员具体情况,开展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等服务,实现社会救助方式的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自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干预260余人次,针对妇女儿童及其他特殊群体进行个案辅导42人次,开展法律政策宣传、咨询服务等社区活动20余场次。

针对流浪人员的不同情况,二七区救助站实施分类救助,采取多方联动护送返乡、牵线搭桥安置就业等多种形式,解决受助者的实际困难,让他们不再流浪。自2012年成立以来,共救助各类流浪乞讨人员6488人次,其中救助保护流浪未成年人389人,流浪危重病人和精神病人267人,中转4695人,护送56名流浪乞讨人员返乡,近20人经过二七区救助站和当地民政部门的对接协调,得到妥善安置。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