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秦华 实习生 杜雨阳 通讯员 曲洺江 文/图 历经60年风雨仍盛演不衰,《朝阳沟》成了几代人的集体记忆。3月28日晚,“跨越世纪的交响——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创演60周年展演”在河南艺术中心精彩上演,高洁、王善朴、柳兰芳、杨华瑞等老艺术家与《朝阳沟》中青年演员联袂同台飙戏,展现了60年来不同时期、不同艺术家的风采。昨日的专家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就“朝阳沟”现象发表了观点,并分享了自己观看“四世同堂”《朝阳沟》展演的感受。 展演:耄耋“拴保银环”感动全场 为了庆贺《朝阳沟》创演60周年,老艺术家高洁、王善朴、柳兰芳、杨华瑞、杜启泰、陈新理、王翠芬、韩玉生、芦兰香、张月婷等和杨红霞、盛红林、王晓芬、蒿红伟等中青年演员联袂演出,展示了河南豫剧院三团四世同堂的盛况,现场掌声迭起,观众动情地跟着乐队打拍子,哼唱声此起彼伏,不断地上演台上台下共唱“朝阳沟”的热潮。 这些越古稀、进耄耋的老人家在台下行走都有不便,但是一上台迅速进入人物,精气神十足,这大概就是舞台的魔力吧。特别是当90岁的“一代拴保”和84岁的“一代银环”再次上演“你前腿弓你后腿蹬”时,全场震动;虽然“闪光的绿叶”“一代银环妈”也再不能一蹦三尺高,但一段“我把你生来把你养”道尽了母亲对银环的担忧和牵挂。 当晚,最感动的莫过于谢幕之时。《朝阳沟》四代人齐谢幕,台下掌声雷动,观众纷纷起身鼓掌向艺术家们表达敬意。耄耋之年的老人不顾工作人员的搀扶,执意为观众鞠躬谢礼。一时间仿佛时光流转,60年前正值芳华的他们用满腔热爱铸就了这部经典剧作,60年后虽已桑榆暮景,但不变的仍是那份热爱与坚持。初心不改,情怀依旧,剧已落幕,但《朝阳沟》精神会继续传承一代又一代。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表示:“一部戏能演60年是咱们豫剧的骄傲,老艺术家们这种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并且接地气的表演是我们现代文艺工作者的榜样”。 研讨会:致敬匠心,愿经典永流传 豫剧《朝阳沟》创作于1958年,是已故著名编导杨兰春大师的代表作。当年,《朝阳沟》一亮相便引起了全国极大关注,它以其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登上了中国戏曲现代戏的高峰,河南豫剧院三团也因此成为全国创作生产现代戏的“红旗剧团”。截至目前,该剧已上演近5000场,演员已更替到第四代。同时,《朝阳沟》还被京剧、评剧等诸多剧种移植,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外文版本已有20多种,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 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巴图认为,《朝阳沟》是古老戏曲反映现代生活的典型案例,它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征,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他建议让现代戏的经典进入学校课堂,更加深入地研究生活中所呈现出的跨越时代的古典之美,还要有计划地培育新经典,再现《朝阳沟》的“一戏六十年”。 “《朝阳沟》达到了舞台艺术的最高境界——保留。因为它尊重了艺术规律,讲了一个很好的故事,好故事+好音乐+好演员,把一个本应生命短促的宣传品打造成了能保留下来的艺术品。”文化部政策法规司原司长、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顾问康式昭表示,探讨如何实现从宣传品到艺术品的转化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这是作品立得住、留得下、传得开的关键,《朝阳沟》的成功经验值得好好总结。 中国戏曲文学学会会长薛若琳深信“有人才能有一切”,他表示,三团的演员培养非常成功,要继续发扬下去,让《朝阳沟》的经典继续流传,并寄语“六十年五千场,老中青四代同堂;岁岁喜闻梆声响,耳顺之年再启航”。 《中国戏剧》原主编、中国戏曲学会常务副会长赓续华的讲话更是引起大家的共鸣,“《朝阳沟》是一个时代的印记,而现在的文艺作品多是浮于表面、过于急躁。《朝阳沟》这一个高峰走了60年,关键在于豫剧人坚持踏实走好每一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认为河南戏剧前景广阔,“河南戏剧传承有序、代充分明,这次展演说明了演员的传承是成功的,而从创作上,也已经形成了以杨兰春、姚金成、陈涌泉等为核心的代际分明的剧作家队伍。” “跨越世纪的交响——豫剧现代戏《朝阳沟》创演6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主办,河南豫剧院、省剧协、河南豫剧院三团等单位承办。除展演和研讨会外,接下来,主办方还将组织《朝阳沟》深入到城镇、乡村、校园、军营、企业等开展巡演。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