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今年中心城区将开20家“集市”
河南对口招生 考试方案敲定
河南医生当选国际 权威卫生组织理事
全市重点行业开展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郑州供电年投68亿 为绿城发展“充电”
郑州市公安局一干部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铁路编组站上空的“握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路编组站上空的“握手”

(上接一版)

采用顶推施工

避开场地限制

记者现场采访了施工方中铁大桥局一公司总工程师周功健,向他请教郑北大桥为何要采用耗时费力的顶推施工方法。

周功健说,由于列车不能中断运行,郑北大桥不能采用常见的搭脚手架方式施工,而是采用顶推法。即在大桥一端把桥身拼接好,然后一段一段朝着铁路编组站上方送过去,最终完成桥梁架设。施工还要尽量减少对铁路信号的干扰,技术难度很大。

周功健说,人们最常见的桥梁施工方法是在桥下搭设满堂支架,然后在上方浇筑钢筋混凝土桥梁,等混凝土凝固后,拆除支架,桥梁成型。但常规的施工方法有一条硬性要求:桥下必须有开阔的施工场地。

农业路高架郑北大桥下方是繁忙的铁路货运编组站,没有合适的场地,郑北大桥施工就不能采用常规方式施工。

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他们最终选用了“顶推”施工法,即在大桥一头将未来桥身主体结构钢梁先行拼接,然后通过设备将钢梁顶起来,向前推进,一点一点朝铁路编组站上方“伸”过去,最后在编组站上空完成桥梁架设。整个过程只需要在编组站内轨道空隙之间搭设有限的几对顶推承重支架。这样,就把施工对铁路运行的影响降到了最低。

据了解,跨铁大桥钢梁顶推施工将分6轮进行,总计耗时约150天。

第一轮顶推计划用时5天

施工期间火车可慢行通过

首轮钢梁顶推,计划5天内向前顶进34米。为确保安全,施工只在白天,夜晚停工。顶推使用的是28套步履式顶推设备和顶推承重支架,每次顶起钢梁后,向前推进30厘米,钢梁落在承重支架上;步履式滑轨滑回来,再次顶起钢梁,向前再推进30厘米;滑回来,再顶推……这样重复往返顶起、推进,钢梁逐步在空中向前挪动。

现场工人给记者做了个形象生动的比喻,28套步履式顶推设备好比28位壮汉的手臂;承重支架就好比壮汉们的肩膀。顶推时,壮汉们站在原地不动,手臂同时用力举起钢梁,就能往前送出一点;然后用肩膀扛住钢梁,腾出手后,再举起钢梁向前送一点。就这样,大家接力往前传递,最终总重9000吨钢梁全部“伸”过铁路上方。值得称道的是,在施工期间,钢梁下方的铁轨上,火车还可以减速慢行通过,不至于完全断行。

为确保万无一失,施工方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对大桥顶推的各种数据开展24小时不间断监测,一旦有偏移或沉降,监控系统就会发出报警。如果顶推过程中遇到大风恶劣天气,对悬伸出去的钢梁安全构成威胁,顶推也将暂时停止,待大风过后再进行。

首轮顶推完成后,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焊接第二段钢梁,然后进行第二轮顶推作业。施工方计划8月底完成全部顶推,最终让大桥钢梁整体跨越铁路北编组站区域。

顶推完成后,施工人员将在钢梁上铺设混凝土桥板,挂装斜拉索,完成大桥后续的施工。

计划年底建成通车

届时“天堑变通途”

农业路跨铁大桥技术含量高、安全风险大。负责施工的中铁大桥局一公司,为确保顶推顺利完成,施工项目部一丝一毫也不敢放松。他们成立了顶推领导小组,组织专业人员多次专题研究可行性顶推方案,多次预演模拟,确保不出纰漏。

在畅通郑州建设过程中,农业路快速通道工程一直备受关注,这次郑北大桥施工,一举一动都牵动人心。对于郑州城市核心区的地面交通来说,郑北铁路编组站宛如一道“天堑”,隔断了东西向联系。郑北大桥钢梁顶推如能顺利完成,将为下一步“天堑变通途”打下坚实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