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建玲 通讯员 穆文涛 韩霄)“如今,村干部有什么权力、村集体的收入都花哪儿了、村干部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都在公示栏里晒出来了,村民也当上了明白人。”近日,记者在上街区工业路办事处朱寨社区采访时,社区居民向记者讲述着自己对三个清单制度和三务公开的感受,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上街区开展社区(村)以案促改工作的效果。
2017年6月份以来,上街区把坚持标本兼治推进以案促改工作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突出抓好案发单位以案促改工作的基础上,明确目标任务、理清方法步骤、紧扣时间节点,把以案促改工作拓展至社区(村),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工作深入开展。
三级联动,警示教育“零容忍”。该区将以案促改工作纳入年度党风廉政考核内容项目化推进,建立区、镇办、社区(村)三级“纵贯线”,区级全程主导把关,镇办做好日常推进,社区(村)实施落实,层层压实责任。精心筛选4起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全区各级党组织分层次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70余场,受教育人数达4100余人次,切实达到以案促改、以案促教、以案促建的目的。
三个清单,量身定制“全覆盖”。以全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为依托,将防控触手延伸至基层,为社区(村)量身定制基层权力清单、社区(村)权力运行负面清单、社区(村)岗位负面清单,全面梳理清理职权,排查权力行使中出现的风险点,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并将责任分解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做到环环相扣、有序推进、全面覆盖。全区社区(村)基层组织共排查风险点360个,制定防控措施518个,积极构建清单外无特权、清单内有监督的良好局面,健全“不能腐”的防控体系。
三务公开,阳光晒权“无死角”。集中抓好基层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从与群众联系最密切、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关注的热点入手,健全公开制度,开设举报公开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使辖区居民亲身参与治理“微腐败”的实践。通过警示、防控、公开三道防线,将预防腐败工作做在前面,筑牢“不想腐”的思想堤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