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个清单把权力晒在阳光下
登封推进新型城镇化典范区建设
“实时监控”+“地面巡查” 让违规渣土车无处遁形
中原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一个组织一面旗 结对帮扶进社区
荥阳建能跑车的雨水涵道
荥阳开出首张环保税发票
志愿者水上救援队:但愿人人平安无险可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志愿者水上救援队:但愿人人平安无险可救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春灵

春天,新郑市轩辕湖碧水荡漾,草木吐绿。清晨,不少市民开始晨练,几名巡逻的“红马甲”格外显眼,他们是来自新郑市和庄镇西高村的志愿者水上救援队。

“晨练人多,容易发生落水事故,劝阻人们远离水面,同时准备救援。”领队高全业50多岁,是西高村支部书记,也是救援队组织者。西高村民多为明代高拱后人,过去村庄紧挨水库,不少村民熟悉水性。2013年,为了提高群众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新郑市成立了平安志愿者组织,水上救援队正式成立,成为新郑市唯一的水上救援队伍。几年下来,实施各类水上救援数十次,前不久,被新郑市评为平安建设先进集体。

60岁的高铁民是队里技术“核心”,他手中一把黄色长杆是自制的“武器”,长杆从下到上由粗变细,手握一端转盘上缠着尼龙丝线,顶端坠着红枣大小的铅坠,铅坠后多个铁钩宽约三厘米。“丝线甩出去最远一百多米,铅坠落入水底后,开始收线。”高铁民说,铁钩的作用是勾住落水者,特制的铁钩一旦勾住东西,很难挣脱,顺势就能从水下拉上来。

每次实施救援,队员们或在水边排成一排,或者在水中的船上面向不同方向同时下杆。“如果落水点确定准确,最快几分钟就能拉上落水者,最长的一次从下午到晚上,连续下杆七八个小时。”高铁民说,“甩线收线需要快而准,稍有不慎,飞速旋转的线轮就会打伤手指,指甲被打掉是常有的事。”

“春夏季节水上事故多发。”高铁民皱着眉头说,他们从水里拉上来的落水者,十有八九活不过来,目睹家人的悲痛欲绝,他们也很揪心。“每年都有年轻人落水身亡,多数是十几岁的孩子。”高铁民虽年过六十,依然能单手举长杆横渡轩辕湖,他说,“落水者多自认水性好,图一时快乐下水,到水里就不行了。”经历过太多生离死别,救援队的成员都有一个习惯——从不让自己的儿孙下湖玩水。

“水上救援,无事最好。”是大伙儿时常念叨的一句话。去年以来,新郑平安建设“红马甲”开展治安巡逻130万人次,排查安全隐患690起,抢险救灾80起,救助危急难群众320人次。对于无数平安建设工作者来说,平安无事,永远是他们的奋斗目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