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名中国选手晋级四强
建业航体再度沦陷
7人打出步枪满环成绩
足协杯第四轮时间敲定
郑州一名中学生入选世界杯护旗手
宁泽涛6月将参加亚运会选拔补充赛
首届列子国学诵读节开幕
戏剧界专家齐聚一堂共话豫剧祥符调发展
国际标准医疗保障 为女子马拉松保驾护航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际标准医疗保障 为女子马拉松保驾护航

郑报融媒记者 郭韬略 刘超峰

跑步因为门槛低、简单易行而成为最常见的运动方式之一,马拉松也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欢迎。但归根结底马拉松仍是一项极限运动,对人的身体素质、意志耐受力都是极为严峻的考验,因而也是一项危险多发的赛事。为了确保赛事顺利进行,2018天健湖·郑州国际女子马拉松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国际马拉松赛事医疗保障专家李永生,为比赛制定医疗保障方案,为参赛选手提供高标准的医疗保障条件。

马拉松急救有讲究

马拉松比赛中除了扭伤、擦伤等常见的运动性损伤之外,最常见的可能导致生命危险的就是心脏骤停和热射病。

除了家庭病史和心脏疾病之外,选手在跑步中的猝死大多是由于心脏骤停,其中最普遍的情况又分为耗氧量的瞬间增加与钾离子浓度的骤降。

“在最后几公里的冲刺阶段,因为冲刺时耗氧量瞬间增加,使得选手动脉供氧系统和耗氧系统的平衡突然被打破,引发心脏骤停。另外,选手在比赛中丢失大量汗水,带走了体内钾离子。虽然血液里钾离子浓度不变,但选手在终点后饮用大量矿泉水,使血液里钾离子浓度骤降,从而导致心脏骤停。”李永生解释说。

热射病就是通常人们说的中暑,是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体温升高,神经器观受损。因为天气、长时间剧烈运动的原因,热射病是马拉松比赛中常见的一种症状。

“所以马拉松的急救和日常的急救有明显区别,我们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医疗保障方案,而且所有医护人员在比赛前要有专门的培训。”李永生说。

国际标准保驾护航

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心脏内科临床工作十几年的李永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运动性猝死早期防治专家,现任美国心脏协会(AHA)心血管急救主任导师,浙江省体育竞赛中心医疗保障负责人,飞宇AHA急救培训中心首席讲师,参与制定了中国田协马拉松赛事的医疗保障系统标准,在马拉松急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

李永生表示:“虽然郑州国际女子马拉松赛相对而言规模较小,而且最长距离也只是半程马拉松,可是但凡牵涉选手生命安全的,都没有小事儿,都必须格外重视。所以,我们制定的医疗保障方案,是完全按照国际标准来制定,是非常严谨而且严苛的。”

根据方案,比赛当天,组委会至少要安排8台设施齐全的急救车和相应的医护人员,赛道沿途共设置20多个医疗救护点,共配备26台AED(自动体外除颤器),以供随时对可能出现的心脏骤停症状进行心肺复苏和自动除颤。除了必备的医护人员之外,比赛全程将安排240名医疗观察员,随时通报突发情况。

方案对所需的医疗器械、药品的种类、名称、数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对医疗人员相互之间的通信联络、现场急救同120的联动,乃至急救后的转院、后期观察、治疗也都做了详尽的安排。

按照计划,在比赛前,所有参与急救工作的医护人员、志愿者都要参加专门的培训,所有人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之后方能上岗。

安全第一,跑步第二,安全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组委会也特别提醒跑友在比赛过程中注意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头晕、心慌、气短、烦躁、视觉模糊、四肢无力、发热等情况,请立即终止比赛,在阴凉处散热、补充电解质饮料,同时向身边医护人员求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