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新窗口 “引领”中原开放更出彩 新平台 建设“一带一路”加速度
千堡之国 欧洲之窗
丝路中国 古今交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方案C
丝路中国 古今交融

郑东新区,一个冉冉升起充满活力的城市新区,它正在我们的注视下,逐渐成长为国际化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文化中心、交流中心,飞速发展的步伐更是吸引了世界的瞩目。

以文化为沟通载体,以桥梁为合作象征,郑州与卢森堡间的“空中丝绸之路”规划建设应运而生,而河南卢森堡中心项目作为其精神的具体体现,更是承载了意义非凡的历史使命以及中欧双方的共同期待。

方案提出“丝绸路·中国结”的统领性概念,基于“一带一路”的政策框架体系,将中卢“空中丝绸之路”这样的优势名片,空间化、形象化地加以呈现,并通过“中国结”这一中国传统的符号象征,传递出中华民族友好互助、海纳百川的大国气度。

项目总用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约24万平方米,地下约15万平方米,容积率1.88。根据中环路的整体规划原则,1、2号地位于南北运河沿岸,建筑风格偏向于现代,而3、4、5号地位于中环路两侧,建筑造型须体现坡屋顶元素,方案采用了新中式的设计风格,与中环路整体风貌协调统一。

方案将“一带一路”的理念转化成了联系不同地块的建筑空间,从1号地到5号地,有一条贯穿东西的步行轴线。另外,有一条呼应南北的景观轴线,这条景观通廊将商业广场与涉外公寓及其配套串联起来。

1号地是国际商务金融总部中心的五A甲级写字楼,与5号地的新中式建筑相邻,以其简洁、现代的风格为前提,立面上采用拼贴图案的彩釉玻璃进行装饰,图案的竖向性与新中式中强调装饰柱的竖向性相迎合,而灵动的斜线设计则与新中式的坡屋顶元素相呼应。

2号地是与卢森堡关系最为密切的卢森堡签证中心与河南省涉外政务中心,两大功能分别位于L形的平面空间,互相咬合,好似中卢两国的友谊之手,紧紧相握。联系两者的方形空间通过体块旋转,平面形成一个好似“中国结”形状的共享大厅。方案将屋顶切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形成独具特色的坡屋顶造型。

迎水面玻璃幕墙,方案还做了一个有趣的设计,将中卢两国国旗进行抽象的艺术加工,通过彩釉玻璃将色彩呈现于幕墙表面,既点缀了建筑,也传达了这栋建筑本身的特殊意义。

3号地为涉外公寓以及社区配套,两大功能南北为界,共同围合出6个独立的花园组团。

4号地为中欧跨境商贸中心,属商业功能,首先将商业设置于此,主要是考虑到相邻地块已规划为商业用地,两个商业用地相连,可以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商业价值,建筑类型定位为室外步行街。

5号地为办公属性的国际高端专业服务中心和办公属性与文化属性相结合的中卢文化教育旅游交流中心。两大功能各自围合成院,中间为可容纳400人的文化交流剧场。

场地中央的文化交流剧场,为该地块的一大设计亮点,外立面设计为一幅展开的古代丝绸之路路线图,通过铝板上大大小小的孔洞,勾勒出陆地与湖海。在白天阳光的映照下、在夜晚灯光的透射下,呈现出截然不同,却又是各有精彩的两副面容。

方案体现的新中式建筑风格不仅展示着只属于中国的建筑之美,更是无不体现着已经崛起的东方大国的文化自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