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孙志刚 扎根社区十年,戴在她头上的“桂冠”很多。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河南省优秀人民调解员、河南省最美人民调解员、郑州市首席人民调解员等。冯建红不厌其烦地面对社区大妈的唇枪舌剑,在对立的双方中寻求平衡点,最终化干戈为玉帛。 今年44岁的冯建红,是中原区棉纺路街道办事处四棉西社区书记兼主任,在社区调解岗位上已经干了10个年头。她把调解比喻成“和稀泥”,但历经百战的经验是,“和稀泥”主材必须是亲情,搅拌的原料一定是事实,颜面必须是法律和道德。她牢牢掌握“和稀泥”的几种主材,在情与法的天平上,稳稳握住法律的砝码,得心应手地调解各类矛盾纠纷。 有一次,冯建红调解了这样一起纠纷:刘姓男是位热心肠,酒后不顾邻居吴女士的劝阻,要帮吴女士上梯子摘她种的豆角,不慎从梯子摔下导致右脚踝骨粉碎性骨折。事故发生后,刘先生治疗花费不小还耽误了上班,便找吴女士赔偿。吴女士觉得亏,明明是他酒后逞强,反而找自己,况且自己已拿出500元的初期检查费用。冯建红接到调解请求后,陷入长达半个月艰难调解中,多次与双方进行沟通交流,从远亲不如近邻的互帮互助道德层面,再到法律上规定的无偿施助,双方最终握手言和,达成协议。最终,吴女士为邻居刘先生支付了2800元的治疗费用。 在调解工作中,冯建红时刻提醒自己,调解工作不求惊天动地,只求纷争不再起!她也深切体会到:邻里纠纷无非一个 “气”字,感情婚姻无非一个“情”字,经济债务无非一个“钱”字。气儿理顺了,事就通了,情找准了,结就开了,钱算清了,怨就散了。情谊无价,很多的纠纷往往源自很小的一件事儿,所以她总结说:“金钱诚可贵,颜面价更高,若谱和谐曲,二者皆可抛。” 冯建红心怀为民之心,多办为民之事。她把走访中挖掘出的发生在居民身边感人的邻里帮扶、孝老敬老等好人好事,写成文章发表在《郑州日报》等媒体,把调解的典型案例制做成精品卷宗,传授给社区其他同志。 “社区工作给了我一个服务居民的平台,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居民满意。”冯建红说。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