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2版:要闻综合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上接一版) “人才新政是块试金石” 从面试到签约仅仅用了3天,来自英国赫尔大学的博士徐天祥,顺利成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教师。这是郑州航院近年来引进的第一名海归博士,其引进速度之快,办事效率之高,让徐天祥很感慨。 与徐天祥同样感受到郑州招揽人才诚意的,还有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贵。 “人才新政是块试金石。胸怀越开放,往往越能说明城市发展决心大。”金贵说,最要给郑州点赞的就是,中专以上毕业生、职业(技工)院校毕业生和技术工人,都适用郑州新出炉的人才落户政策,这大大缓解了企业用人留人方面的难题。 事实上,这一切的改变,都来源于去年以来郑州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一项项调研、一次次交流、一场场座谈……一个个良策得以形成,郑州市的人才政策也在反复研讨、修改、推敲中不断提升完善,最终形成了“智汇郑州”人才工程。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发展的第一要素。要有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马懿说,要通过“智汇郑州”人才工程,向天下英才亮明郑州求贤纳才的诚意。 引进领军人才带活产业发展 位于郑州的河南龙头企业——宇通客车,近年来依托创新体系,逐步建立了客车安全控制、新能源客车技术、轻量化技术及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郑州市引进的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人、总工程师李高鹏和他带领的人才团队,功不可没。 “引进一名领军人才,实现一项技术革新,带活一个产业发展”。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郑州在贴心服务、政策保障、产业吸引、平台聚集等方面集中发力: ——搭平台。以海归人才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人才工作联络站等为依托,打造招才引智、科技金融、产学研合作等平台。 ——重服务。开通创新创业服务热线,建立健全跟踪服务和沟通反馈机制,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一站式、全过程服务。 ——强产业。通过产业链编织人才链,在全市范围内实施“大工匠”培养选树计划,吸引一大批高端人才和技术工人。 ——优政策。构建起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内容涵盖人才引进、项目培育、载体建设、知识产权、科技融资、教育医疗等方面。 “下一步,郑州还将重点在落实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上下功夫。”郑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焦豫汝说,比如,加速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向人才集聚,健全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为人才创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精准式、一条龙的高效服务。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