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实践育人让 素质教育看得见
为青春刻下最美印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第十一中学
为青春刻下最美印记

本报记者 魏瑞娟

最美好的年纪,怎样度过,才能不负芳华?在郑州十一中,无数学子用实践证明,选择奋斗,就选择了前行,也就选择了收获,这就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这里有古朴清雅的亭台楼阁、文化长廊;这里有波光粼粼的龙湖、巍峨的校训塔。百花园里的玉兰花开了又谢,百果园里的枇杷果青了又黄,天真的孩子已悄然长大……”一位老师的原创诗歌描述十一中学子用拼搏谱写的青春。

一间校本课程“超市”,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一方“三位一体”的创客教育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一座展示学生个性特长的社团活动“平台”,促进学生自信成长;一段播撒爱心之路,使学生在行走中收获知识;一项弘扬“最美”特色活动,使学生懂得感恩、关爱他人、人格健全、心系社会。 在这个“现代、多元、开放、包容”的校园里,人人都能找到“最美”,做到“最美”,为青春刻下最美的印记。

最美的印记是追梦的勇气

高二16班学生刘进宫,有着甜甜的酒窝和明亮的大眼睛,最喜欢的项目却是格斗。她说,因为练习格斗,让自己变得勇敢。

高一上学期,国庆汇演上,武博社学长学姐一亮相,就吸引了刘进宫的目光,“原来高中生活可以这样多彩。”她鼓起勇气参加社团招新,学姐告诉她,练习格斗是很苦很累的。“看到学长学姐那份拼搏和执着,我告诉自己,没什么好怕的。”

付出了汗水,坚持不放弃,刘进宫终于成为武博社的正式成员。从高二开始,他们进行自主管理和训练,自己策划和编排表演。“像学长学姐照顾我们一样,照顾高一的新社员,看着他们,也看到了当初的自己。”

借着勇气加入,靠着毅力坚持,为了责任守护。刘进宫不断成长,更结交到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除了格斗,他们还经常在一起交流学习。她的“学霸”好友,训练之余,总是为她补课讲题,她们相约一起走进梦想中的大学,奔向更美好的远方。现在的她,更加自信,更加有担当,更加勇敢,更加向上。

新模式下,郑州十一中创新育人模式,聚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学校有理论学习类、学术科技类、志愿服务类、社会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健身类、兴趣爱好类、综合类社团40余个,墨舞丹青书画社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学生国学社团,国旗仪仗队、心灵氧吧被评为郑州市中学生五星社团,鹿鸣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模拟联合国社被评为郑州市中学生四星社团。

种类繁多的社团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将德育贯穿到学生的实践之中,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刘傲寒从众多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世界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当年从河南省录取的11名学生之一;范凯宇、徐戈阳等学生获得新概念英语作文全国一等奖,分别获得自主招生资格,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及厦门大学……先后有30位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励,9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录取。

最美的印记是有爱的担当

王雅琪是个热心的姑娘,周末或者假期,她会当志愿者去公园里捡垃圾,宣传环保;去博物馆里当义务解说员。她还是个运动爱好者,课余时间,练拳、打球一个也不能少。作为高二06班的班长,她又成了稳重的“大家长”,在她的心里,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要努力让这个团体更加有爱、向善。运动会上,班级精心准备的舞蹈,因为音乐没有播放出来,整体效果大打折扣,看到大家失落的表情,她偷偷跑去协调;合唱比赛,和大家一起协商选曲,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全班投票选定两套计划。看她每天的计划表排得满当当,你会忍不住问她:“除了繁忙的学业,要协调这么多工作,累不累?”她听后微微一笑:“充实的生活才会更高效,秘诀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

高二18班的孙董楷,是校学生会主席,从竞选学生会主席开始,到承担学校大型活动的策划、各年级的日常管理等任务,参加郑州市学生联合会第十次代表大会,执行力成了他成长中收获的最重要品质之一。

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写给孩子的信中这样说,学习是为了你将来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在郑州十一中,正是让学子通过学习拥有选择生活的权利,有适合未来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权利。

在这里,教育着眼未来,面向世界,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审美情趣的同时,让学生明晓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有国家认同感,有文化自信,尊重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有国际视野,有多元文化意识,通晓国际规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可持续未来发展承担国际责任。

最美的印记是创造的力量

高三05班学生薛天扬,已经连续三年获得信息学省级竞赛第一名,拿过全国信息学奥赛冬令营铜牌,在河南省大学生ACM省赛上获得全场第二。参加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软件能力认证(CCFCSP认证),排名全国前0.84%,累计排名前1.48%。

高二06班的学生魏致远,是校机器人社的团长,他从小就对机器人兴趣浓厚,来到十一中,更加多元的平台、专业的设备、丰富的教学资源,让他的创造才能展现得淋漓尽致。就在前不久,魏致远作为队长,带领学校机器人社团参加FTC机器人科技挑战赛深圳赛区、郑州赛区的选拔赛,分别斩获一等奖和冠军联盟。

一直以来,郑州十一中的学科竞赛以“启迪思想、激励英才、发展学科、促进交流”为主旨,注重考察学子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为培养学生成长和发展提供广阔平台。

十一中人早已传承着关注科学、勇于创新、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传统,学校知名校友、中国首位升空女航天员刘洋,德国汉堡科学院院士张建伟……他们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这也凸显了学校一直以来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特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

“互联网+教育”时代,创新更是最持久的核心竞争力。作为河南省首批创客教育试点校、郑州市中小学创客教育示范校、中国航天科技教育联盟学校,郑州十一中成立星火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一个让梦想成真、让想法落地的平台;着力构建“三级五线”特色创客教育体系,不断丰富“三位一体”创客教育课程,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此外,学校每年上半年组织科技体育艺术节,下半年组织创客嘉年华活动,承接郑州市创客教育文化艺术节及省市大型创客类项目比赛等,开阔师生眼界;建设机器人实验室、星空探索实验室、智能飞行器实验室、物联网生物园地,为师生打造多元平台。

在十一中的校园,师生都成为创新与创造的明星。

2016届学生娄晨耀在全国信息学奥赛中荣获金牌并当场被清华大学预录取。2017年,学校申请学生专利两项,创客教师团队分别申报省级、市级课题各一项,开展创客教育研究。2018年,仅3月一个月,该校学生就拿下数枚奖牌:第32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8名学生在六个项目上全部荣获一等奖;在第一届中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及创客大赛中,2人次获得冠军,多人次获得一、二等奖;第39届头脑奥林匹克竞赛中国区决赛,学校三支代表队均获得全国三等奖。

作为郑州市一所连续26年荣获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的学校,郑州十一中“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奋力做好既注重传承又勇于创新、既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百花齐放、人人出彩的教育。这里,成为每一位学子心中最美的风景;这里,让每一位学子发现最美的自己,奔向最美的明天。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