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在这里等你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
我在这里等你

本报记者 魏瑞娟

又是一年收获时,更是一季启航时。你说想看看,新时代青年奋进有为的样子;你说想体会,多元共融的国际化校园环境;你说想见证,信息时代的智慧课堂;你说想感受,沉醉艺术、驰骋赛场的热血;你说想欣赏,一个五彩缤纷的生动世界……那么,来郑州四十七中吧,在这里,你会找到众多的知己。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四十七中学子,会用行动告诉你,当代学子怎样站立当下,逐梦远方。

站在校园里,放眼望去,绿树环绕、芳草如茵;教学大楼素雅、明亮,图书馆、信息楼、实验楼、演播厅、报告厅、体育馆错落有致、美轮美奂。这里,致力于让每个学生都享受优质资源,并将教育的种子真正播种在每个学生心中,开出扎根中国,拥有全球视野的花朵。

我在图书馆等你

等你共赴一场求知之旅

如果你成绩优异,勤学上进,但却家境贫寒,来郑州四十七中宏志班吧。

看看陈志伟、张浩杰、李晗、李宗俊、韩永帅、陈立、曹祎鹏、王丰、孟漱石、李高楠等一大批宏志生被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名牌大学录取,相信未来的你,在四十七中也能成就自己的不同凡响。

自2003年学校宏志班开办以来,以培养“有激情、有理性、全面发展的现代中学生”为教育宗旨,为众多家庭贫困的优秀学子解决了继续求学的问题,向高等学府输送大批优秀人才。学校也因此成为河南省宏志生教育品牌学校,是全省优秀学子心向往的中原名校。

学校从各学科中挑选组织能力强、教学管理经验丰富且富有爱心的骨干教师老师,担任宏志班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所谓言传身教,老师们从内而外的影响着我们,让我们不由生出一种‘以后也要成为这样的人’的志向。”提起老师,省宏班学生马知茵立刻变得滔滔不绝。

“看到历史老师陈淑静,就有‘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感觉,她学识渊博,更重要的是,总能直达你的心灵,遇到任何困惑,找她聊天,都能豁然开朗。”

“下楼时碰到政治老师余家见,随口说了一句第二天生日,那天上课时,课件末尾突然出现了对我的生日祝福,这个生日会永远印在我的心间。”

“我们还有充满书卷香的语文老师张建涛,来自东北特别爽朗热情的物理老师宋宝春……”

浓浓的师生情在一串串话语中尽显。好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情感互递,互相温暖。老师课上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课下帮助孩子们答疑解难;学生也在种种细节中关心着自己的老师,数不完的细节温暖着师生的生活。

为了丰富宏志生的课余生活,学校为宏志生配备专门的生活老师,加强对学生课余生活的管理以及日常心理问题的疏导等。学校还会适时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专门开设宏志生衔接教育、励志教育、体育美育等校本课程。

“特别有志向,特别能守纪律,特别能吃苦,特别爱学习,特别能战斗,特别出成绩”,是学校宏志生传承的宝贵精神。

我在报告厅等你

等你探索多元共融的世界

你说,世界那么大,你想去看看。来郑州四十七中准没错儿。

“浅草鸳鸭池柳,湖映万国旗张,鸿鹄展翅春露,中外学子图强,融情融景育人,温馨开放共飨。”置身郑州四十七中,你会发现,这就是学校的真实写照。

该校一直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包容互助意识的现代中学生。作为郑州市首批“国际教育特色学校”之一,“郑州市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示范校”,河南省首批多样化、特色化试点学校中“国际特色”高中,河南省国际特色类“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示范学校”,郑州四十七中“基础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思维已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而该校也早已走出了一条“现代、多元、融合、共生”的特色国际理解教育之路。正如该校校长叶小耀所说:“站在郑州放眼全世界,教育要有国际视野。”

近日,第三届“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项目全国选拔结果公布,郑州四十七中4名学生入选,成为全国15名中方代表组的成员。郑州四十七中也成为全国入选“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项目学生最多的中学。今年入选的中国学生将于7月和德国学生一起,在中国进行文化体验,并于明年暑期赴德国进行交流学习。

“我在郑州四十七中上初中时,就听说过这个项目。因为家里接待过德国籍的AFS文化交换生,让我对促进中德交流有一种责任感。我拍摄了一位修车老人的故事,希望把他的乐观、坚韧讲给德国朋友听。”成功入选的高一国宏班学生崔誉琳告诉记者。另一名入选的学生是来自高一中新班的邢纯逸,她曾通过AFS国际文化交流项目赴美国学习一年,她说:“在这样一所开放式、国际化的学校,让我有机会参加很多国际交流活动的志愿接待,还通过英美文化社团组织的世界文化课程了解到德国的风俗文化,这些都对我的入选帮助很大。”

学校与美国约翰逊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合作,相继开发了世界语言与文化、模拟联合国、中美“千校携手项目”环保论坛、海外研学旅行等30余门国际理解教育校本课程,构建了完善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体系。让课程走进课堂、走进社团、走进活动,全面覆盖学生学习成长。借助“双课堂”模式,中外思想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学校还坚持“四个一”工程,即确保中外师生“面对面”活动每周一次、“世界文化”讲座每月一次、英语风采大赛每学期一次、外教特色课程每班每周一次。目前学校有“模联”等国际特色学生社团17个,“携手成长”等常态化师生校内国际交流活动8项,《英美文化》等外教特色课程11门。确保国际特色覆盖到每一位师生,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理解素养。

“不同肤色的我们,朗朗书声溢满长廊,和着时隐时现的玉兰花香,共同勾勒出记忆里清新的努力时光。”在这样一所美好的校园里,学生写下这样的心声。

我在勤学楼等你

等你体验智慧课堂的魅力

信息时代,“智慧教育”顺势飞扬,你说,这正是你的新期待。那么,来吧,郑州四十七中的智慧课堂等你来体验。

在“互联网+”来临的新时代,叶小耀提出“利用互联网技术,整合学科资源,建设智慧校园,打造智慧课堂,提升教学评价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以此作为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式发展的着力点”。十几年的发展积淀,两年的坎坷摸索,郑州四十七中在构建“大数据驱动教学评价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方面做出大胆尝试。

2016年,学校被确认为“全国智慧校园建设实验学校”,以此为契机,学校开始积极探索“智慧校园”发展之路。

今年1月15日,学校智慧课堂教学实验班正式落地,高一、高二年级各启动4个智慧课堂实验班,继续推进智能课堂在学校的深度应用。从此,学校智慧校园规划开启新的征程。

只有老师们走在未来,学生们才能展望未来。4月,各年级分别开展“科大讯飞杯”智慧课堂公开课比赛,为教师专业能力再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iPad进课堂,让教师戴上信息化的双翼,主动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教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获得学习发展和实现视野拓展。根据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和个性化学习,让泛在化教与学成为一种新常态。作为首批体验iPad教学的英语老师刘青,这样描述她的感受。

“课堂上的抢答环节特别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而且iPad能将错题自动总结、归纳,让我们的学习变得更有针对性。此外,借助平板电脑,可以随时和老师沟通交流,打破时间、空间限制,让学习更高效。”高二年级学生杜树庆说,智慧课堂还让“远程共生课堂”变得轻而易举,让身处两地的学生和老师以不同的视角,互相学习,互为补充。

“除了促进学习,我们还借助iPad组织‘寻找校园美景’摄影比赛,记录班级生活的重要时刻。”作为班里的团支书,高二年级学生杨慢慢用iPad开展了不少活动。

下一步,学校将全面推广实验班经验,在全校实施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最终完成智慧校园建设的全覆盖。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不再只是为未来职业做准备,而是真正为人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而准备。四十七中会继续以“切问近思,自能发展”的办学理念为指引,坚定不移地推进智慧课堂建设,借力智能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

我在体育馆等你

等你见证奋力拼搏的美丽

如果,你想在运动中见证拼搏的美丽,一定要来郑州四十七中。

伴随着舞蹈《风》的鼓点,伴随着舞者蹁跹的身姿,郑州四十七中舞蹈特长生又完成了一次精彩展示。

“每一次台前的闪耀都意味着背后不懈的努力。”高二年级的学生王溪悦和高一年级的学生孙晓帆早已是相识多年的好友,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就因为舞蹈而结缘,如今,又因为同一个梦想来到同一所学校。她们说,正是在这里,让她们除了练就一身舞功外,还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

作为她们的教练员,龚菁菁老师用一言一行影响着这些为梦想而拼搏的姑娘。“龚老师特别厉害,能一眼看出哪怕一丝一毫的错误;龚老师特别细心,每次外出,她总能照顾到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龚老师特别无私,她会把最好的都给我们;龚老师特别严厉,她总说,不仅仅要专业,更要注重品行,这才是受益终身的力量。”提起“多面”的龚老师,她们眼中更多的是钦佩和敬重。

小时候,邓丽佳在电视上看到一场足球比赛,从此,她就爱上了足球。小学时,她就立下志向,要到郑州四十七中学足球:“因为大家都说,四十七中的足球很厉害。”终于,她如愿以偿,初中三年,到现在的高一,她的足球梦在郑州四十七中慢慢展开,愈加灿烂。

高二年级的陈雅格是学校体育特长生,前不久,她一举摘下河南省定向越野锦标赛中距、长距两个第一。陈雅格说,每天进行体能训练,周末进行跑步练习,是挺苦挺累的,比赛时,摔倒、划伤更是常有的事,可是,每个时刻,教练杜力强老师从未缺席,“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作为河南省网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四十七中网球队也早已声名远播。在2017年“巴迪瑞杯”河南第三届网球球王争霸赛上,省宏班学生常润榛,一举拿下球王争霸赛“球王”称号。

河南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南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河南“男篮、女足、游泳”传统项目学校、郑州市“田径”传统项目学校,连续多年获得省、市体育工作先进单位,游泳、网球、男女足、男篮、乒乓球、定向越野等体育传统项目均表现优异……学校在体育教学方面取得越来越多的成绩。而借助常态化的科技、体育、文学、艺术周等活动,更让学生个性得以张扬,才华得到展示,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也推进了学校体育特色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在这里,总能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我在操场等你

等你感知当代学子的风采

当代学子应该有怎样风采?来郑州四十七中看一看吧,在这里,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但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让他们个性张扬,意气风发。

前不久,香港学生代表团来到郑州四十七中,当他们看到书法社团学生的现场展示时,忍不住跃跃欲试,“福”“爱”“中国”……在这简单的一书一写中,激发出香港学子浓浓的中国心,他们拿着手中的作品,迟迟不愿离开。正如社团老师卢炜所说,在书法社团,不是单纯的练字,而是让学子在下笔之间,沉静心灵,用水墨的浓淡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厚重。

学校立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扎实开展社团建设和探索,创新社团课程、强化社团特色、深化社团内涵、打造社团品牌,将社团活动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大力开发社团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白鸟文学社、数学兴趣社、笃行历史社、寰宇地理社、生物科学社、趣味化学社、唐草园艺社等学科类社团;共振音乐社、街舞社、舞蹈队、B-BOX社、书华阁书法社等艺术类社团;尚武跆拳道社、绿茵足球社、男篮社团、定向越野协会、羽毛球社等体育类社团;韩语文化社、日本文化社、英语演讲社、英美文化社、模拟联合国等国际类社团;机器人创新社、汽车模拟驾驶社、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摄影社、电影社等科技类社团;云裳汉服社、Aurora-E动漫社、星火戏剧社等表演类社团;志愿者协会等服务类社团,学校现有社团三十二个,其中五星社团一个,四星社团八个。

从2016年开始,学校将每周五下午定为社团活动、艺术课选修时间,为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同时,学校每年举行科技·体育·艺术文化节、元旦迎新晚会、社团汇报演出等各种文艺演出、竞赛活动,并积极利用校外优势资源,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间。

“我想当外交官。”“我想当一名律师。”在四十七中,不少学子心中已立下未来的志向。卢炜告诉记者,“借助丰富的活动,学校放手让学生去探索,去规划,找到明天的方向。”社团已成为不少学子梦开始的地方。

近年来,学校在创客教育、体艺竞赛和社团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机器人创新社、模拟联合国等社团、网球等体育项目、舞蹈队等艺术团队均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省、市比赛,成绩斐然。社团逐步成为学校对外交流新的名片和国际化、现代化教育新的代名词,为学校成为“示范性、特色化、智慧型”中原名校和实现“美丽整洁的花园、和谐温馨的家园、平等对话的学园和师生共长的乐园”愿景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郑州四十七中 中招咨询热线

高中部教务处0371-65807210、65807512、65807702

高中部办公室0371-65807047

思齐实验中学0371-68080330、68080331

国际部 0371-65807553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