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又好又快 看看郑州十九中这几年的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又好又快 看看郑州十九中这几年的发展

本报记者 周 娟

陇海路七十六号院,

绿茵场,碧蓝天,

最美的那句话,

不是我爱你,

而是我们都在这里。

这段话,是十九中学子心底的表白。

不走进这里,你不会明白,为何,这个校园,让毕业多年的校友依然难忘;为何,这个校园,让初进校门的学子喜悦连连;为何,这个校园,让即将离去的学生恋恋不舍;为何,这个校园,让师生总对她有着深沉的期待。

亮丽 校友眼中的十九中

“作为校友,最惊喜的是学校各种新建的现代化建筑设施。”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肖建中是郑州十九中76届毕业生,他说,母校60岁生日,他和上千名校友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回到了母校,看到漂亮的教学楼、高大上的体育馆、独具气质的音乐厅,不禁深深陶醉,流连忘返,感慨万端,为母校骄傲,愿她蒸蒸日上,明天更美好。“忍不住伸出大拇指为学校点赞。”另一位校友,郑州市人大代表、郑州古玩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继明,该校77届毕业生,同样感受到学校翻天覆地的变化。他说,母校楼高了,景美了,地下停车场也有了,特别是新铺成的标准化足球场,大气亮丽,还有餐厅、游泳馆、篮球场,室内室外都堪称一流。

自十九中高初中分离,高中部迁入陇海校区以来,短短几年,陇海、百花两个校区不断绿化美化,已经建成为一步一景的园林式校园,樟擎香盖,柳垂春丝,樱花烂漫,睡莲含羞,樱桃绽红,枇杷染金……叶、花、果姹紫嫣红,四时争奇斗艳。

这里更有渗入每个角落的人文气息,“仰望星空,崇尚实干”校园理念刻进校门口的基石,“高雅、高贵、高尚”的培养目标铭写在大学堂的壁石。还有“训词”雕塑、“诚毅朴雅校训”雕塑、“校印和校徽”雕塑、“立德树人”雕塑、“梅兰竹菊”雕塑、“万类霜天竞自由”雕塑……坚定、刚毅,刻进就要铭记,写下就要践行。

来到这里,让人心潮涌动,禁不住想走进她的过往、现在和将来。

情怀 学生眼中的老师

“Postive energy.”提起班主任李艳静,高一三班的所有学生都会说出这个词儿。原来这不仅是李艳静挂在嘴边的话,更是她时刻传递出的能量。在学生眼中,她美丽热情、阳光亲切、细致入微,被称为无所不能的“静姐”。“少年强则中国强,是‘静姐’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也是我们进入高中的第一堂课,每当想起这一课,我都会记得,她嘴角笑容洋溢,话语暖彻心底。”学生周子雯说,感谢“静姐”的人生导航,感谢静姐的“温暖鸡汤”。“高中入学报到的第一天,刚一进班,‘静姐’竟然干净利落地说出我的名字,素未谋面却能被老师叫出名字,那种感觉太幸福了。”在学生张根豪看来,“静姐”太厉害了,她总能在不经意间给大家带来惊喜。“‘静姐’最让我钦佩的地方就是,她总能将老师的威严与朋友的亲切融于一身。”学生袁瑞君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高一军训时,‘静姐’没有躲在树荫下乘凉,而是默默站在队尾陪练,她一趟趟来回跑,把我们的水杯都接满,训练间隙,大家痛快地大口畅饮,那感觉又感动又幸福。”

高一十班的班主任、地理老师冯玉杰是学生眼中有颜值、有才华的大朋友,学生说,和他在一起,如沐春风。他有一个全校知名的称号“地理小王子”。提起这个名字的来历,学生樊怡杉说:“准确地说,应该叫他‘全能小王子’。他是地理老师,可是却好像无所不能,除了地理课上得精彩,数学题、物理题、化学题……找他,统统不在话下。”“他特别好学。”王梦薇说,看到他课余坚持学习,不时还会跑到其他学科老师的课上认真旁听,你会不由得生出钦佩之情。“全班同学的斗志都被他激发出来了,老师这么拼,学生怎能偷懒。”“课上,他博学有趣;课余,他会和我们一起聊,一起玩;遇事,他会用心帮我们解决。”马芷佩说,“他歌唱得也好,‘春日放歌’上只要他一开嗓,立刻会吸引一大波‘迷弟’‘迷妹’。”

学生们说,在十九中,老师的好,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节节攀升、给人鼓舞的成绩,自然离不开老师的精准引领和以身示范。早上6点半,校门左手的智圆楼上,办公室的窗户逐个亮起来,这意味着高三各班的老班都已到岗,他们和天边的启明星一样,不管刮风下雨,你看或不看,每天都准时地候在那里,温和而坚定。冬去春来又夏至,一天天、一步步,陪同学生跋涉这山水,勤勉、疲惫而又步履锵锵的高三教师们,他们只说:“工作无怨,只求无憾。”

在十九中,老师们用他们独有的魅力和情怀,温润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的高中生活成为青春最美好的时刻。

高雅 老师眼中的学生

既有彰显外在的“硬实力”,也有蕴藏于内心的“软实力”。高三年级学生郭家宝让老师印象深刻。他是班长、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团团长、校团总支书记,组织活动、策划方案、上台演讲、参加比赛……每件事他都能做得很棒。作为一名钢琴特长生,他造诣颇深,在中韩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银牌。凭借自己优异的专业课成绩,现已通过中央音乐学院、厦门大学以及海南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专业课考试且成绩优异。他文化课成绩也是极好的,尤其是英语多次拿下班级单科第一。在老师们眼里,他最难能可贵的是,虽光彩熠熠,但处事低调,带着“即使失败一百次,也不要后悔一次”的坚定信念,身披战袍,志在远方。

刘震宇是师生眼中不折不扣的“学霸”,全市统考前10名,百校联盟第24名,郑州市二检664分……他的成绩屡刷新高,亮瞎了众人的眼,也激励了身边的人,但你千万别以为他是“书呆子”。他思维缜密,善于思考,勤学好问,敢于挑战,课后,跟随老师走进办公室的准少不了他。课堂上,他的质疑常常能把师生引向美妙的思维殿堂;辩论会上,他也是一个优秀的辩手。他乐于分享,也很有责任感。“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这是老师对刘震宇的评价。

赵雪颖在高二年级时就参加了2016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作为最年轻的选手,她以总分第三名的成绩摘得河南赛区总决赛季军,全国50强。她曾是学校星级学生社团——“风雅”礼仪社社长,带着礼仪社成员先后参加了很多活动,传播校园文明礼仪之风。她努力进取,已经通过了北京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的专业课选拔。老师说,这个充满朝气的姑娘,将自己的爱好、特长与未来规划相结合,真正为高中三年多姿多彩的生活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有缘在十九中相遇,每一个学生的鲜明形象都深深地印入到老师的脑海里。老师们说,令人欣慰的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十九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目标奋斗,他们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才华证明了自己,犹如他们的青春,红花绿叶,满树流彩。

多彩 师生眼中的校园

5月22日,学校22名优秀学生代表赴韩国,开始了为期一周的交流访问。

为落实“健康、健美、健全;高雅、高贵、高尚”的育人目标,郑州十九中在发掘校内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寻找外部资源,为学生多元发展、个性成长创造更多条件,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学生校园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从歌唱到书法,从街舞到钢琴,从文学到礼仪……你们一次又一次用自己的才华证明了自己,这让我心中不油生出自豪和欣喜。”在十九中,多元活动百花齐放、精彩纷呈,让学生收获满满,带给老师的是阵阵欢喜。

新春音乐会上,星空合唱团用歌声把观众带进了淳朴自然的田园。星空合唱团,这个拥有40人的团队,被评为郑州市首批五星级学生社团,每一位成员都是熠熠星空中最闪耀的那颗星。这群有着共同音乐爱好的孩子多年坚持常规排练,一路获得了河南省第四届、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第四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合唱比赛特等奖等诸多荣誉,赴北京和欧洲参加了重量级的比赛演出和交流活动。

高二一班学生宋晨阳是定向越野社的一员,她说,是这个社团教会她坚持,教会她只要付出努力就一定不会后悔。参加各级运动赛事的经历也让她开了眼界,明白了拼搏精神的真正意义所在,同时也品尝到胜利的喜悦和奔跑的快乐。

文学社、广播站、定向越野社、街舞社、动漫社、乐团、舞蹈社、摄影社、羽毛球社、排球社、星空合唱团、阿卡贝拉无伴奏合唱团……2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我爱我的国”地理学科活动、转基因生物辩论会、消防安全演练、“春日放歌”、“经典咏流传”诗文咏唱、火箭训练营,秋季运动会,校足球队,丰富多元的活动,让学生发现更好的自己。

硕果 十九中人心里的满足

全国无线电测向锦标赛女子组冠军、河南省青少年航海模型锦标赛男子团体第一名、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河南赛区特等奖、第二届中韩国际音乐大赛银奖、“鲍德温”杯钢琴大赛银奖、“真情北京”钢琴大赛金奖、郑州市中小学生美育活动独奏项目一等奖……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波又一波学子,在十九中朴实无华的教育氛围中,培养出高雅的精英气质,用自己的“勤奋进取、持之以恒”传递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国平安和谐校园、全国首届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全国首批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全国学校文化建设金奖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中、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试点学校、郑州市普通高中教学创新先进单位、郑州市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郑州市美育示范校……潜下心来,做最朴实的教育,是郑州十九中坚守的教育情怀。做好,做得更好,做到最好,立志成才的学子融入这片美丽的土地,在这里追逐自己的青春梦想,续写学校辉煌,厚重学校底蕴。

春来喜看燕双翩,夏至同赏并蒂莲。秋风起处风如火,冬雪飘飞漫九天。正如《十九中赋》里所说:“美哉吾校!壮哉吾校!兴哉吾校!”在这里,十九中师生,享受四季美景,书写美妙人生。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