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考复习最后一月冲刺 名师教你各科提分秘籍
“童”乐融融度六一 精彩活动等着你
大学生公益创业 大讲堂走进河南
郑州市青少年网球 排名赛第三站挥拍
最美大学生张娇:背着母亲上大学
中原区:安置房建设是今年重中之重
全市下月将开展 安全生产月活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中考复习最后一月冲刺 名师教你各科提分秘籍

本报记者 赵文静 实习生 马子涵

6月25日至26日,郑州中招考试将如期举行。中考倒计时一个月,如何做好各科复习才能有效提分?本报邀请郑州外国语中学一线名师为考生送上秘籍。

语文:查漏补缺有的放矢

苌淑萍(一级教师)

现在,大多数学生处在专题复习的后半段,会逐渐发现自己在各专题中遗留的问题。这个时候就要查漏补缺,有的放矢,稳步提升。

学生要将识记类知识的查漏补缺融入日常。字音字形和文学常识知识琐碎、范围广、易遗忘,一定要注重整理专项复习、检测听写、同步练习中标记过的出错点,有计划地在每天的早读或自习课抽取时间巩固记忆,做到基础夯实。

古诗文注重知识框架的意识构建。复习需要识记和理解相结合,建议逐课巩固,复习日常检测中遗留的问题并有针对性记忆,对回顾不通畅、不明晰的知识点进行针对突破。

理解性题型要注重错题整理加同题型专项训练。注重错因归纳、做题思路的整理和完善,有目标地在分类资料中筛选类似题型实战演练,在讨论和请教中突破,在反思和总结中不断提高答题准确率。

作文重在分类整理和修改升格。在认真对待老师组织的每次写作的基础上,有意识自主展开训练,比如平时容易偏题的同学,可以结合《说明与检测》或其他资料选择不同类型的文题进行审题训练。而习作常被归为二类文的同学则要积极主动找老师评讲作文,并在老师指出问题后积极地反复修改力求升格成一类文。

同时,每周限时做一套完整试卷(优先选择真题套卷),将所学专题知识有效连贯,不断加强整体筹划意识、增强时间观念。

数学:读薄教材综合训练

程世喜(特级教师、省名师)

最后阶段数学复习的重点是回归课本抓基础,总结思路会解题。

首先是“读薄”教材。一是通读加精读,理解、识记书中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并从中概括出知识的前后联系、区别,进而在头脑里形成知识的系统。二是读例题、习题时要重新推演例题,重点是熟练其包含的各种基本技能,找出同一类问题的解题技巧。

其次,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全面复习,是对知识进行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要特别强化运算的快和准,训练解题过程的简洁和严谨,主动归纳和积累常见的解题方法和规律,领会其包含的数学思想,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

再次,要认真做好专题复习,专题复习包括针对自己学习中的弱点进行的突破专题,以及针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强化训练专题。

这一阶段是心理和智力的综合训练,不能盲目地强化训练,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漏补缺、掌握解题观点。切记稳定心态,增加信心,提高速度规范解答。

英语:针对短板制定计划

赵大莉(高级教师、市名师)

英语复习要依纲据本,紧跟要求。在考前一个月的关键时刻,考生应认真研读《说明与检测》,找到复习和练习的侧重点,把握备考方向。

针对短板,制定计划。词汇量少?语法薄弱?知识面窄?弄清自身的问题后,研究具体的措施,并制定细化到每日的实施计划。

考前每一节课,都凝结着毕业班老师们多年授课的精髓;所做的每一次作业,都是老师们精心布置的最有效的训练。考生要回归课本,抓住课堂;坚持阅读的好习惯,重视朗读的安排;恰当练习,查漏补缺,反思总结。

英语是“基础+能力”的综合学科,考生应该熟练掌握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从而形成思路开阔、灵活机敏、轻松迎战的应试能力。考生拿到考卷后,应按题目顺序答题,避免跳答而出现遗漏。做每一道题时都要认真审题,抓住答题关键词,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建议考生在试卷的每一道题上都划出关键词和线索句,从而降低失误率。

化学:抓知识点攻重难点

李霞(市骨干教师、优秀教师)

对于化学学科来说,知识点相对较少,其中重要的知识会年年考。

考生要把每次的练习都要作为考试来对待,限时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认真对待自己的错题,通过做题中的错误发现自己的漏洞,带着问题查阅课本,及时做好记录,定时复习错题本。格外重视化学用语的使用,尤其是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一定要规范、标准。对照课本目录梳理主干知识形成网络。

试卷难易比例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难题 = 5∶3∶1∶1”,其中有5分属于难题,主要集中在酸碱盐的综合应用、粗盐中可溶性杂质的去除、氢氧化钠的部分变质、框图推断及有关计算题上。粗盐提纯是每年都要考查的内容,理解题目本质必不可少,要学会举一反三,通过一题多变,从不同角度梳理解题思路。对于氢氧化钠变质的题目要抓住本质,有序思考,规范表达(取样品、加试剂、述现象、得结论)。

近三年化学考试中计算题难度略有增加,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弱项找针对性试题进行强化。同时还必须熟记常用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计算过程中要学会估算和约分的方法。

物理:专题复习重点突破

张宏旭(高级教师、省中招命题专家)

基础复习要抓住重点,经常对照说明中关于《考试内容与要求》部分,保证复习的内容不偏离考试方向。

专题复习要有突破点。专题内容都有是考试的重点、考试的难点、规律性强、有方法和技巧等共同点。进行专题复习时,应该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下手,在所学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注意寻找规律和逻辑推理的过程,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路和方法。概念复习时要注意对比,找出概念的异同点、易混、易错点;作图题要搞清楚作图的依据,虚实线要分明;实验探究主要在试验方法和技巧上多下功夫,另外要注意特殊的测量方法,出题人往往在这两个方面设置实验探究题的亮点;力学综合题是力学模型的耦合,在复习时要注意根据题意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电学综合要注意识别电路,弄懂电路的应用原理,注意物理量的对应关系等。

综合复习阶段要大量做题,但做题时不要幻想能抓到中招原题,因为中招考题都是原创的,猜题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做题时主要从审题、计算、考试时间把控上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历史:夯实基础突出主干

张昌明(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市骨干教师)

历史中考的成败取决于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通透程度,在一轮基础巩固复习的前提下,做好二轮知识的查漏补缺,及时回抠课本,针对性突破强化。夯实基础,力求历史知识的全面化。

针对中考历史考查题型中占分值较大的非选择题,多为专题性知识的特点,最后阶段的复习,一定要注重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梳理,把同类知识、相关知识、中外历史进行建构,把握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建立专题化、系列化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

如以世界史为大背景,把辛亥革命作为世界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外历史浑然一体;分时段分析对照中国与世界,理解当中国遇到世界的必然;联系时政热点,以史鉴今,史为今用,以历史知识、观点为基础,使热点和历史知识之间做到有机的契合等,这对现阶段融合考点尤为奏效。

此外,每周坚持进行适应性自我测试训练一至两次,培养审题做题能力,熟练把握答题节奏。充分重视并配合老师的试卷讲评课,真正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不忘对这一阶段的模拟训练进行纠错理错,建立错题集。

思品:密切关注重大时政

王学军(高级教师)

最后一个阶段,考生要对教材主干知识,核心词句进行提炼,在脑海中形成核心知识点架构,需用时“召之即来”,而非“乱翻书”。

中招思想品德多年坚持“双开”(开放性设计试题,开放性设置答案)的考察理念,答案设置充分相信学生能力,超课本特点日益凸显。今年,考生多积累党的十九大、改革开放、新时代、两会、宪法修改、乡村振兴战略相关重要论断是很有必要的。同时,还要仔细反复参看研磨历年中招真题,通过切实的模拟考试模出不足,并及时纠正。

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开卷考试闭卷考”,但事实上学生上了考场后因为心理紧张,不自信等导致的翻书概率增加是实际存在的。最后一个月,考生要对自己手里的资料进行高质量整合,以免考场上参考错误或质量较差的信息。对手中资料整理可以参考“删、改、补”三原则:删去重复的,与课程标准不符的内容;把一些不太严密的答案进行改造,使之与省、市评分标准最大程度接近;补充资料中没有的最新内容,使资料答案精准充实。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