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要闻国际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日开始欧洲之行,“力劝”德国、法国和英国改变现有立场,放弃挽救伊朗核协议。 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国家大多支持伊核协议,在没有找到替代方案之前,内塔尼亚胡在伊核协议上动摇欧洲立场的可能性不大。同时,围绕伊核协议废存的分歧,或加深美欧之间的矛盾。 新闻事实 德国是内塔尼亚胡访欧之旅的首站。4日,内塔尼亚胡与德国总理默克尔会晤。双方在会后联合记者会上都表示,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对以色列安全构成威胁。不过,默克尔重申德国立场——不放弃伊核协议。 默克尔说,德国和以色列对确保伊朗不能获得核武器的目标是一致的,分歧在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虽然美国宣布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但德国会谋求让伊朗继续遵守协议。 内塔尼亚胡称,伊朗正在发展自己的核武器库,并正试图“征服中东”,加强其在叙利亚等地的军事力量。他呼吁对伊朗加强经济制裁,削弱伊朗发展核武器和在中东地区扩张的经济基础。 叙利亚外长穆阿利姆2日表示,伊朗在叙利亚的存在是叙利亚政府所要求的,在叙利亚没有伊朗军事存在,只有向叙利亚军队提供帮助的伊朗军事顾问。 德国媒体用“表面友好,实情困难”来评价内塔尼亚胡此次德国之行。 深度分析 内塔尼亚胡此次访问欧洲,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试图游说德法英三国领导人放弃挽救伊核协议;二是要求欧洲遏制伊朗继续扩大在中东的影响力,促使伊朗军事力量撤离叙利亚。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国家问题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奥代德·埃兰认为,内塔尼亚胡在伊核协议上“撼动”欧洲立场的可能性不大。不过,在限制伊朗导弹研发、扩大中东影响力等议题中,可能得到欧洲某种“承诺”。 在欧洲看来,伊核协议是一项历史性成果,一旦废除,欧洲和中东安全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在没有更好替代选项之前,欧洲不可能因为以色列的“游说”而轻易打破底线。 可以预见,围绕伊核协议废存,美欧之间矛盾或将加深。分析人士认为,欧洲只有形成独立、统一、有效的外交战略,才有可能打破僵局,与美国在伊核问题上展开有效谈判。 第一评论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由伊核问题六国、伊朗和欧盟共同谈判达成,且经过联合国安理会第2231号决议核可,是多边主义重要成果。近三年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协议的有效性。 维护全面协议的完整性和严肃性,有助于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及中东和平稳定,对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其他热点问题也有示范意义。希望有关国家从长远和大局出发,避免妨碍伊核协议的执行。 据新华社北京6月5日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