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生活汇 上一版3
科学爱眼 清晰“视”界
擦亮眼睛 警惕“电商专供”产品套路
车市转型 线上线下共融共兴
中原银行助力我省资产收益扶贫工作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擦亮眼睛 警惕“电商专供”产品套路

新闻:一年一度的“6·18”电商大促季已经到来,京东、天猫、苏宁易购等电商陆续开启年中大促。日前,吴女士看中了一款家用小电器,实体店价格太贵,她在网上搜到同款商品价格却要便宜很多,但收到货后却发现和实体店的有差别,这被商家称为“电商专供”款。无独有偶,浙江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宁波市消保委近日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购买了40组对比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电商专供”产品有猫腻:不同渠道购买的某品牌多功能电磁炉,外观、功能标示是一样的,但是拆开后发现,网购电磁炉比线下款少了一些电器元件。同样型号的吸尘器,网购的吸尘器吸口直径居然比线下的小10毫米。

这几年,电商有多火,网购有多热,相信许多“剁手党”都有深切体会。而电商网购之所以受到热捧,除了它可以实现足不出户、送货上门等诸多便利外,最主要的还是很多时候它较之于线下渠道的价格优势。因为网店不同于实体店,通常会省下可观的租赁、人工、水电等成本开支。“电商专供”,单从字面上理解,自然是“专供电商渠道”之意。不过,从一些消费者的实测和曝光来看,部分“电商专供”“网络特卖”商品确实与线下商品在选材、做工、耐用性甚至售后服务上有明显差距。这些商品虽然不是假货,但产品质量与线下同款存有差异,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消费者对待“电商专供”产品,还需擦亮眼睛。

现如今,品质、品牌商品已成为消费者购买的主流商品。有的商家售卖的“电商专供”商品与实体店同款商品在编码、外形上仅有细微不同,消费者不仔细研究,根本分辨不出来;还有的将“电商专供”款混在普通商品中一起销售,不少消费者因为不注意,常常“被套路”。这些现象无疑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涉嫌欺诈营销。

商家之所以线上线下进行“差别定制”,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节约成本、降低售价。这样既避开了不同销售渠道间的利润互搏,又满足了互联网消费人群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算得上一举多得。但是,这种差价优势应当是建立在同种商品服务、同等质量性能前提之上的,绝不是说价格相对低了,质量、性能和工艺水准等也随之下降。那样的话,相信大部分消费者是不会买账的。

对于消费者来说,要想让自身权益得到维护,首先要摒弃贪图便宜的心理;其次是要学会货比三家,关注和比较同类商品在分量、质量、内部配置上的细微差别,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下单或购买。

商家如果售卖“电商专供”商品,首先必须要保证质量合格,并符合产品的品牌定位,其次应向消费者进行明示,并告知消费者商品之间的差异,让消费者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同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管理,通过规范“电商专供”商品的标识与销售,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