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你的人生刚刚开始
一字见风骨
自闭症男孩
你若盛开 清风自来
英国国宝级艺术家霍克尼
你和故乡有多远
请客为何称“做东”
真正的人脉靠素养
床头充电四大害
三类白内障易致青光眼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字见风骨

刘永加

雪夜观碑 有误必纠

著名诗人陆游二十七世孙陆善格,锦州府人,33岁考中庚科进士,被授清翰林院庶吉士。后来历任各地官员,均有建树。

1917年,陆善格受聘纂修《锦县志略》。他要求自己做到真、实、准、正。有一个冬天的夜晚,陆善格正在大广济寺抄写周将军祠中金文淳撰写的《周忠武公祠碑记》,抄到“冯公孙之旧居,不见谈兵之帐”时,小堂役笑着说:“陆老爷您抄的这句错了,应是‘不见谈兵之树’。”陆善格听后,很重视,立即查看原底稿,发现是“帐”字,自己抄的也是“帐”字,没错呀!但是他对小堂役的意见没有置之不理,他心想,难道是原底稿抄错了?为了得到核实,他提灯笼出城去察看碑文。当天夜里锦州正下着鹅毛大雪,陆善格深一脚浅一脚地来到周忠武公祠,细看碑文,果然是“不见谈兵之树”,“帐”字不对。他立马更正,不给后人留舛误。

上世纪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有个才八九岁的女学生却提出:“既然大孩能自动,难道小孩就不能自动吗?大孩能教小孩,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看应该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陶行知仔细思考后,认为这个小学生的提议很好,改动一个字,诗意就更完善了,当即把诗中“大”字改为“小”字。事后,陶行知逢人便夸:“这个小孩可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一笔不添 一字不改

在强权面前,能够坚持原则,不为所动,一笔不添一字不改,同样体现了人的凛凛风骨。

近代著名书法家寇遐,陕西蒲城人,早年加入同盟会。他生活俭朴,爱憎分明,有正义感。杨虎城主持陕西军政时,曾在西安九府街修建一座寓所,请寇遐的朋友、诗人李元鼎为其取名“止园”。其意思是“止戈为武”与“知止不殆”,又请寇遐亲自把“止园”二字书写成隶体匾额。西安事变后,诸绍周上任陕西省主席,其手下一个保安处长突发奇想,请寇遐在“止”字上加一横改成“正园”,显然是想以此取媚于表字“中正”的蒋介石。寇遐严词拒绝:“名是老朋友题的,字是老朋友让写的,现在老朋友在难中,我怎能随便改呢!” 摘自《羊城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