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行政执法不文明或将离岗培训
2018绿博之夜 本月29日启幕
携笔从戎酬壮志 热血归来仍少年
郑州一退休医生 为家乡小学捐款
登封小伙捐“生命种子” 挽救一岁白血病患儿
郑东新区通报上周 “五好三差”工地
守护平安郑州 安监人在行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护平安郑州 安监人在行动
——今年以来郑州市安全生产工作综述

时值第十七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之际,记者近日走进郑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今年以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体谋划和重点举措进行了深入采访。

市安监局负责人表示,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当前,郑州正处在集中精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做好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社会上下如今对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对事故的容忍度越来越低,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抓细抓实、警钟长鸣,不能有一丝一毫懈怠。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将安全生产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采取超常规的举措,运用强有力的手段,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保持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黄永东

上篇:

五大重点举措

开创安全生产新局面

今年以来,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安监局认真履行市政府综合协调职能和综合监管职责,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把找差距、补短板、抓重点、保安全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平安郑州”建设为目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强度推进全市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目前我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本质安全度不高、安全培训不到位等问题,以及安全监管“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逐级衰减”“最后一公里”短路、职责不清等主要矛盾和问题,市安监局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强力推行了五大重点举措。

看点一:重拳出击 抓住安监执法“牛鼻子”

执法监察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强化执法是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年初,结合春节、两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特点,从2017年12月15日到2018年3月15日,市政府安委会在全市所有行业领域开展了安全生产综合整治“百日攻坚”行动。5月23日,召开全市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动员全市各级各部门掀起新一轮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风暴。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对非法违法行为“零容忍”、对事故查处追究“零宽容”,铁腕整治、铁面执法。

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执法部门真抓实干,坚持严查、严管、严治,将联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确保安全检查横到边竖到底。全市安全生产检查家数、立案起数、处罚金额较去年均有大幅度提高,有力地打击了各类违法行为,强化了企业主体安全意识。

看点二: 紧盯“落实” 安全督查实行“十个必须”

安全生产工作,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为了解决安全监管“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责任落实“逐级衰减”等问题,市政府安委会制定出台了《郑州市安全生产综合督导暂行办法》,对全市15个安全生产综合督导组从人员组成、督导程序、督导方式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要求各督导组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加大对事故高发多发领域地区的督导频次,确保问题查不清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层层压实各级安全责任。

今年以来,市政府15个安全生产综合督导组严格实行“十个必须”(必须县级干部带队、必须压实督导责任、必须深入现场、必须暗查暗访、必须真查实查、必须闭环管理、必须书面反馈、必须跟踪整改、必须报告备案、必须建立台账),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在全市持续开展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导工作,并采取“周汇报”“月总结”的方式,推动市委、市政府各项重点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有力地保障了春节、两会、清明、五一等重大节日和重大会议(活动)期间全市安全稳定。

各县(市)区、有关部门也先后成立督导组446个,坚持督导工作与专家相结合、与媒体相结合、与执法相结合、与抓典型相结合、与考核相结合,开展全方位督导,实现了督导检查工作“市对县、县对乡”全覆盖。

看点三:严厉问责 对事故责任单位动真格

开会强调千遍,不如问责一人。

市政府安委会制定的《郑州市安全生产警示约谈制度》,对前一阶段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启动了警示约谈程序。5月17日,市政府分别对郑州4家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警示约谈,责令他们深刻汲取事故教训,深入查摆问题,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扭转辖区或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不利局面。同时要求其他单位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认真排查和治理隐患。

按照《郑州市安全生产“红黄蓝”分类挂牌管理办法》,全市对事故责任单位或属地采取“红黄蓝”分类挂牌管理,其中对于发生较大事故的单位挂“红牌”,管理期限为一年;对于发生一次死亡两人的事故单位所在辖区或行业部门挂“黄牌”,管理期限为半年。截至目前,我市已经对一家单位挂“红牌”、对两家单位挂“黄牌”。

看点四:教育培训+宣传 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安全意识的提升是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阀门”和“开关”。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必须长期坚持,久久为功。

打铁还需自身硬,首先要强化监管队伍自身安全素质。今年,市安监局组织安监系统和安委会成员单位分管安全生产负责人,到国家应急管理部定点的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培训学院——中国石油大学(青岛)开展了为期七天的封闭培训,从基础管理、风险防控、隐患排查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学习;市县乡三级安委会有关负责人,以“明职、尽责、知厉害”为主题,面对面与县(市)区领导、乡镇办领导、企业负责人实施对话谈心活动;每季度对执法人员考试,强化执法人员综合素质。

与此同时,市安监局依托新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安全生产考试培训中心,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使“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100%。

在社会层面,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引导作用,依托《郑州日报》开设《安全生产 警钟长鸣》专栏,依托郑州电视台创办《安全第一线》栏目,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和“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在各大商场、沿街门店、公交车、建筑工地、乡村社区开展安全生产法治宣传教育,传播安全法律知识,提高群众安全意识,提升防灾减灾能力。

看点五:群众举报隐患 政府发放奖励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只有群众广泛参与,才能形成浓厚的安全发展氛围。

今年,市政府在安全生产专项资金中拿出50万元作为隐患举报奖励资金,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安全我关注 隐患我来拍”小程序,核实者发奖金,有效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利用12350举报电话、“郑州市安全生产信息网”、“安全第一线”曝光台等媒介,畅通安全隐患投诉举报渠道,合力打一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人民战争”。

下篇:

前瞻谋划布局

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市安监局在抓好当下工作的同时,提高站位,前瞻布局,不断夯实安全生产工作基层基础,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亮点一:建章立制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今年以来,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郑州市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郑州市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郑州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中共郑州市委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对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一是明确要求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原则,认真落实各级领导责任。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要对本地安全生产负总责,党政“一把手”要亲力亲为,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分管领域的安全生产领导责任。

二是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各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职责,切实解决个别行业部门之间安全生产监管职责不清、任务不明、推诿扯皮等现象。

三是建立部门安全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工作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四是完善安全生产考核机制和办法,强化对各级党委政府履责检查和履职考核,把安全生产履职情况作为干部业绩考核和选拔任用、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这些规定,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长期困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进一步厘清了责任,明晰了职权,强化了责任追究,促进了各级各方面抓安全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责任感。

亮点二: 推行“双重预防”机制 控风险 筑防线

在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市安监局大力推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推进事故预防工作科学化、信息化、标准化,增强对安全风险的管控能力,筑牢安全生产前端防线。

今年以来,全市确定金水区、新郑市等6个单位为试点单位,确立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领域为试点行业。5月23日到24日,全市召开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安全监管工作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推进会,总结了企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初步经验。

通过“双重预防”机制的建立,全市可及早辨识安全风险点,强化风险点监控防范,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之前,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之前,确保各类安全风险处于受控可控范围。

亮点三 :激励安全守信者 惩戒安全失信者

全市推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运用信用激励和约束手段,加大对安全生产诚信企业的激励,加大对严重失信主体的惩戒,让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今年,全市公开曝光一批安全生产失信企业“黑名单”,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为形成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良性评价机制打下良好基础。

亮点四:科技兴安 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

全市安监系统全面落实改革发展意见,充分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我市安全监管工作向科学化、程序化、信息化转变。

今年以来,市安监局全力推进安全生产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建立了视频会议系统与各县(市)区的连接,利用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及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管理平台,提高安全生产监测监控和预测预警能力,提升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控制力和对事故的防御能力,更加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了事故。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安全生产没有淡季,始终在路上。”市安监局负责人最后告诉记者,全市安监系统干部职工将秉持“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终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全力抓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安全生产各项工作,为全市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为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创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