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4版:要闻国际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美国政府官员19日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有“偏见”和改革不力为由宣布退出这一机构。这是美国继退出巴黎气候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后,又一次单方面退出国际多边机制。 联合国、欧洲联盟和不少人权组织对美方做法表示失望。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侯赛因评价说,美国应在人权事务上向前迈步,实际却“向后退步”。 提议“踢”人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莉19日在美国国务院发布这一决定。黑莉指认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长期抱有偏见”“不相称的关注”和“无休止的敌意”。 人权理事会长期把“巴勒斯坦及其他阿拉伯国家被占领土的人权状况”列为会议议程,审议以色列涉嫌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侵害人权的行为。美国一直要求取消这项议程。理事会投票表决谴责以色列对加沙地带行动的决议时,美国总是投反对票。 黑莉在讲话中用大量贬义词描述人权理事会,将矛头指向理事会其他成员,批评他们阻挠美方提出的改革方案,“不愿挑战现状”。 美方所提改革方案包括把人权状况糟糕的成员国“踢出”这一机构的内容。按照现行规则,取消理事会成员国资格需要得到联合国大会表决、三分之二以上投票通过,美方希望降低这一门槛。 人权理事会2006年设立,共设47个席位,成员由联大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连续两任后须间隔一年方可寻求新一届任期。美国最初拒绝竞选理事会席位,贝拉克·奥巴马担任总统期间才参加竞选,进入这一联合国机构,这届任期原本应持续至2019年。按照路透社的说法,美国是人权理事会设立以来第一个在任期内主动退出的成员国。 黑莉暗示,美方这一决定并非“永久不变”,如果理事会采纳美方改革提议,“我们乐意重新加入”。 多重考虑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此次“退群”并不令人意外。除替以色列“打抱不平”这个公开理由外,美国“退群”还有以下深层次原因。 首先,美国在人权理事会不能再为所欲为,对该机构的不满日益增加。美国曾经指责人权理事会已成为“政治游戏、虚伪和逃避责任的场所”“政治操纵场所”。 随着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人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日增,美国利用人权做文章、在人权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的做法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和抵制。同时,美国自身诸如种族歧视、过度执法、社会不公、儿童权利等问题饱受外界非议,“禁穆令”等政策在人权理事会内部招致批评,导致美国有意退出该机构而另起炉灶。 其次,此次“退群”与特朗普政府在处理非法移民问题上面临的人权指责也不无关系。据美国政府15日公布的数据,在截至5月底的短短一个半月内,美执法人员将近2000名移民儿童强行与父母分离,理由是这些父母涉嫌非法移民。美国政府这一举措饱受诟病,被批无视儿童权益。 再次,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大力推行“美国优先”政策,与崇尚多边主义的联合国一直格格不入。加尔迪耶里对新华社记者表示,特朗普政府在处理国际关系时更看重“交易性”和能为美国带来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会重视旨在推动人权发展的国际组织。 自己“退”步 美国再次“退群”招致其盟国、联合国和人权组织的广泛批评。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扎伊德在第一时间回应,表示对美国这一决定不惊讶,但感到失望。他说:“鉴于当今世界的人权状况,美国应该向前迈步,而不是向后退步。” 多名欧美外交官先前预测,美国多次威胁退出人权理事会,“退群”是早晚的事。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表示“遗憾”。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说,古特雷斯原本希望美国留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联合3国人权架构对促进和保障全世界范围内人权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欧盟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这一决定有损美国长久以来自诩的“世界民主旗手”形象。英国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说,美方举动“令人遗憾”,人权理事会是国际社会解决人权问题的“最佳工具”。 救助儿童会、“人权第一”等12个国际人权和援助组织发表联合声明,认定美方的做法“会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利益起反作用,使得在世界各地促进人权、帮助受害者的工作更加艰难”。 美国民权联盟人权项目负责人贾米勒·达克瓦尔说:“特朗普政府孤立主义的错误政策只会损害美国人的利益。” 新华社特稿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