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推进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改革
文明郑州人的打开方式,了解一下
共享单车电子围栏 明年全部建成投用
我市将在全国率先启动 燃料电池公交线路运行
研究部署省委巡视组 反馈意见整改落实工作
为电动自行车“立规矩”
中央第一环境保护督察组 督办郑州市问题情况公示
管好电动车辆 方便市民出行
中央环保督察组公告
郑州与丽江签署 旅游战略合作协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管好电动车辆 方便市民出行

郑 重

对于城市交通而言,如何管理电动车辆,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是一个事关城市形象和社会民生的大问题。

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这一问题,今年,又把实施电动自行车安全综治项目列入郑州市10件重点民生实事,承诺建成电动自行车防盗综合管理平台,免费为市民电动自行车安装具有射频功能的电子牌照标签,创建文明有序的交通环境。

数据显示,目前郑州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的保有量已超过300万辆。电动车乱停乱放、违章行驶,由此引发的交通事故,改装电动车充电引发的火灾,等等,给交通秩序和市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开车走路都怕电动车,是很多市民的切身感受。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已经不是一个要不要管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要管且必须管好的问题。

规范管理电动车辆,很多地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武汉强调不得自行改装电动自行车,加装阳伞、顶篷、座椅等妨碍交通安全的装置;海口市对电动自行车实行目录管理,未列入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产品,禁止在海口市行政区域内销售和上道路行驶;南昌规定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应当自购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领取电动自行车登记证和号牌;北京为超标电动车设置三年过渡期……

这些城市的做法,既于法有据又于理可行,既有严肃性又有人情味,很多已经被实践证明是规范管理电动车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对郑州来说具有很强的学习借鉴意义。

规范管理电动车辆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大工程,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数百万的庞大群体,更涉及生产、销售、拼改装、登记、上路、使用等各个环节,不能奢望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进行全链条综合治理。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协作、综合施策,守土有责、共同发力,消除电动车辆违规违法的土壤,提升郑州的对外形象,方便郑州的市民群众!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