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6月25日 (第19批) (上接十四版) 全线路基工程挖方39.9万m3,利用土方34.4万m3,借土填方108.3万m3;路面工程底基层20cm水泥石灰综合稳定土92.4万m2,基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4.5%)88.3万m2,下面层8cm粗粒式AC-25c沥青混凝土83.3万m2,上面层5cm中粒式AC-16c改性沥青混凝土83.3万m2。互通式立交两座,跨G107国道的K26+450坡刘互通立交和跨四港联动大道的K33+895.7席庄互通立交;上跨京港澳高速主线分离式立交一座;中桥与小桥各两座,涵洞24座。项目合同价格48579.7万元,合同工期2年。 二、现场调查情况 针对举报内容:没有围挡。经现场调查:郑尉路口段确已设置围挡,只是围挡设置不到位,这是因为路口东北角(K35+980)有一处房屋,前期因征迁款不到位,房主阻挠不让设围挡,后经协调问题已解决,现在已完成该房屋段的围挡设置。 针对举报内容:没有扬尘措施。经现场调查:G310二标经开区祥云办事处段能够基本贯彻落实《河南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标准(试行)》,以及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关线性工程施工工地扬尘污染防治的标准、规定,认真执行扬尘污染防治“8个100%”措施要求。 针对举报内容:存在扬尘污染。经现场调查:郑尉路口段确实存在洒水不到位情况。 综上所述,G310二标郑尉路段扬尘污染防治工作确实存在薄弱环节。交办问题部分属实。 处理及整改情况: 一是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干线公路项目部对G310中牟境改建工程二标作出责令停工整改处罚决定;二是在K35+980处,已完成围挡设置;三是督促郑州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加大对所属施工项目的管理力度,严查扬尘污染防治“8个100%”措施的落实情况,对落实不到位、不彻底的施工工地从严从重处理,保障沿线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问责情况: 无。 【十一】 郑州市惠济区 受理编号:D410000201806170083 反映情况: 英才街与文化路交叉口向东小吃街,卖小吃油烟大,营业时间晚,路上随意停放车辆,容易交通堵塞。 调查核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郑州市英才街与文化路交叉口向东小吃街为临时疏导点,具体位置为英才街路南由文化路至桂圆南街,属迎宾路街道办事处管辖。经营时间为11:30—15:00,17:30—22:00,共设置摊位275个,主要经营小吃、服装、果蔬类。 二、现场调查情况 6月19日,惠济区城市管理局、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对督办问题进行现场调查。经调查,疏导点内小吃摊点确实存在超时间经营问题,但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惠济区工作人员现场使用便携式油烟监测仪器对餐饮摊位进行抽查监测,油烟排放不超标,不存在油烟污染问题。因疏导点位于北大学城,紧邻中州大学、师范学院等高校校区和黄河美邸小区、国基大学城生活园区等社区,附近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特别是傍晚学生下课时,容易造成车辆拥堵现象。 综上,该反映问题部分属实。 处理及整改情况: 2018年6月19日,惠济区城市管理局、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责令疏导点内小吃摊点停业整顿,立即搬离,让出人行道,方便行人通行,避免影响交通秩序。同时,要求各摊点整改到位,通过验收后,严格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范围经营,正常使用油烟净化装置,杜绝油烟产生。同时,函请郑州市交警五大队,对该路段违规停放车辆加大监督和整治力度,确保道路交通秩序畅通有序。 下一步,惠济区将加大督导检查力度,避免类似问题发生。 问责情况: 无。 【十二】 郑州市惠济区 受理编号:D410000201806170095 反映情况: 郑州市惠济区文化路与英才街向东500米。小吃街油烟直排,夜间噪声扰民。 调查核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郑州市惠济区文化路与英才街向东500米小吃街为大学城临时疏导点,具体位置在英才街路南由文化路至桂圆南街,属迎宾路街道办事处管辖。经营时间为11:30—15:00,17:30—22:00,共设置摊位275个,主要经营小吃、服装、果蔬类 二、现场调查情况 2018年6月19日,郑州市惠济区城市管理局、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对督办问题进行现场调查。经查,疏导点内小吃摊点原材料大部分为成品,只需简单加热。摊点全部安装油烟净化装置,惠济区工作人员现场使用便携式油烟监测仪器对餐饮摊位进行抽查监测,油烟排放不超标,不存在油烟直排问题。现场检查时,疏导点内无高音喇叭及其他产生噪音的工具,也未发现高声叫卖情况。经分析,疏导点位于北大学城,紧邻中州大学、师范学院等高校校区和黄河美邸小区、国基大学城生活园区等社区,附近人流量和车流量较大,容易产生嘈杂声音。 综上,该反映问题部分属实。 处理及整改情况: 2018年6月19日,惠济区城市管理局、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对疏导点内小吃摊点进行清理整顿,要求易产生油烟的煎、炸类摊点停业搬离;严格要求以炒、煮为主要操作方式的摊点,严格按照规定经营时间和范围,以无油烟、无噪音、远离居民楼范围经营为标准,进行高标准改造,不达标准不能营业。同时,惠济区城市管理局、迎宾路街道办事处将加大对此的监督力度,确保该疏导点提升整改到位,避免影响居民休息。 问责情况: 无。 【十三】 郑州市城管委 受理编号:D410000201806180002 反映情况: 郑州市荥阳市贾峪镇要建一个日处理4500吨的垃圾处理厂,多次反映,但至今未看到这件事情处理的结果。政府网站上公示案件办结率是百分之百,但是垃圾焚烧厂事件还未处理。 调查核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该问题涉及郑州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郑州市按照《“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3号)提出的“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要求,2014年启动了郑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经过在全市统筹布局、科学规划,计划在荥阳市贾峪镇上湾村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约4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处理荥阳市、上街区、郑州西部城区等区域的生活垃圾。 项目计划采用机械炉排炉处理技术,该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工艺,将垃圾作为燃料送入炉膛内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并转化为高温的燃烧气和性质稳定的炉渣。炉渣进行综合利用,余热锅炉以水为工质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产生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最终形成电力能源。 烟气处理拟选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湿法+SCR”组合烟气净化工艺,烟气排放标准优于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和欧盟2010的标准,为国内同类项目中最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确保环保达标,人民群众身心得到充分保障。 (二)进展情况 1.选址工作。 2015年4月2日,郑州市政府召开规划联审联批会,审议通过项目选址方案,要求“优先抓紧推进荥阳市南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工作”。 2016年6月29日,荥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项目选址,要求“在确定其选址范围不涉及煤矿采空区的情况下可同意其选址”。 2017年7月25日,郑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郑州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规划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原则同意该规划选址。 2017年11月3日,郑州市政府召开规划联审联批会审议通过了项目选址规划。 2.环评工作。项目目前正处于环评阶段。 二、现场调查情况 1.环境防护距离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16〕227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环评〔2018〕20号)等文件规定:“环境防护距离不小于300米。”该项目规划选址位置距离洞林湖片区超过3000米,符合国家关于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2.水源保护地问题。依照《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项目选址距离周边最近的水源地尖岗水库约7.5公里,符合国家规范及相关保护要求。 3.项目公开情况。2018年3月30日荥阳市政府在官网上发布《关于拟在贾峪镇规划建设郑州(西部)环保能源工程的公告》,4月28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官网发布《郑州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情况说明》。 4.项目信访及处理情况 2018年4月8日至29日,“新田城、恒大、碧桂园”三个小区的部分业主先后到郑州市委市政府、中央巡视组驻地、郑州市城管局和省政府进行集访,反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关问题。郑州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三家房地产公司选出业主代表,引导业主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截至目前共收到业主诉求7批次、5962份书面材料,4个电话反映,现已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正在向各相关部门征求回复意见。 5.目前开展的工作。已组织洞林湖片区“碧桂园、恒大山水城、新田城”三个小区业主和贾峪镇贾峪村、上湾村部分村民分别前往江苏常州、杭州九峰、成都九江和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考察。 综上,该问题不属实。 处理及整改情况: 1.对于群众反映的的问题,按批次向群众进行回复。 2.继续做好群众外出考察工作。6月下旬组织项目周边村民前往常州考察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 3.依法合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待群众外出考察工作整体结束后,适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法定程序进行环评公示、公众参与等工作。 4.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消除民众对垃圾焚烧发电误解,争取民众理解和支持。 5.下一步将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16〕227号)的精神,努力让垃圾焚烧设施与居民、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实现共享发展。 问责情况: 无。 【十四】 郑州市城管委 受理编号:D410000201806180019 反映情况: 郑州市荥阳市贾峪镇要建垃圾焚烧厂,郑州市公示信息没有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 调查核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该问题涉及郑州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郑州市按照《“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国办发〔2012〕23号)提出的“土地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的城市,要减少原生生活垃圾填埋量,优先采用焚烧处理技术”要求,2014年启动了郑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的规划与建设工作,经过在全市统筹布局、科学规划,计划在荥阳市贾峪镇上湾村建设一座日处理能力约4000吨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主要处理荥阳市、上街区、郑州西部城区等区域的生活垃圾。 项目计划采用机械炉排炉处理技术,该工艺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垃圾焚烧发电处理工艺,将垃圾作为燃料送入炉膛内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并转化为高温的燃烧气和性质稳定的炉渣。炉渣进行综合利用,余热锅炉以水为工质吸收高温烟气中的热量,产生蒸汽供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最终形成电力能源。 烟气处理拟选用当前国际最先进的“SNCR+半干法+干法+活性炭喷射+布袋除尘+湿法+SCR”组合烟气净化工艺,烟气排放标准优于国家《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和欧盟2010的标准,为国内同类项目中最严格的烟气排放标准,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确保环保达标,人民群众身心得到充分保障。 (二)进展情况 1.选址工作。 2015年4月2日,郑州市政府召开规划联审联批会,审议通过项目选址方案,要求“优先抓紧推进荥阳市南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建设工作”。 2016年6月29日,荥阳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召开会议审议项目选址,要求“在确定其选址范围不涉及煤矿采空区的情况下可同意其选址”。 2017年7月25日,郑州市规划局组织召开郑州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规划论证报告专家评审,原则同意该规划选址。 2017年11月3日,郑州市政府召开规划联审联批会审议通过了项目选址规划。 2.环评工作。项目目前正处于环评阶段。 二、现场调查情况 1.环境防护距离问题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16〕227号)、《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建设项目环境准入条件(试行)》(环办环评〔2018〕20号)等文件规定:“环境防护距离不小于300米。”该项目规划选址位置距离洞林湖片区超过3000米,符合国家关于环境防护距离的要求。 2.水源保护地问题。依照《水利部关于印发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2016年)的通知》《河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项目选址距离周边最近的水源地尖岗水库约7.5公里,符合国家规范及相关保护要求。 3.项目公开情况。2018年3月30日荥阳市政府在官网上发布《关于拟在贾峪镇规划建设郑州(西部)环保能源工程的公告》,4月28日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在官网发布《郑州西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情况说明》。 4.项目信访及处理情况 2018年4月8日至29日,“新田城、恒大、碧桂园”三个小区的部分业主先后到郑州市委市政府、中央巡视组驻地、郑州市城管局和省政府进行集访,反映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相关问题。郑州市相关部门积极协调三家房地产公司选出业主代表,引导业主依法依规合理表达诉求。截至目前共收到业主诉求7批次、5962份书面材料,4个电话反映,现已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正在向各相关部门征求回复意见。 5.目前开展的工作。已组织洞林湖片区“碧桂园、恒大山水城、新田城”三个小区业主和贾峪镇贾峪村、上湾村部分村民分别前往江苏常州、杭州九峰、成都九江和广州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参观考察。 综上,该问题不属实。 处理及整改情况: 1.对于群众反映的的问题,按批次向群众进行回复。 2.继续做好群众外出考察工作。6月下旬组织项目周边村民前往常州考察参观垃圾焚烧发电厂。 3.依法合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待群众外出考察工作整体结束后,适时按照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法定程序进行环评公示、公众参与等工作。 4.加强正面宣传引导,消除民众对垃圾焚烧发电误解,争取民众理解和支持。 5.下一步将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作的意见》(建城〔2016〕227号)的精神,努力让垃圾焚烧设施与居民、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变“邻避效应”为“邻利效益”,实现共享发展。 问责情况: 无。 【十五】 郑州市园林局 受理编号:D410000201806180023 反映情况: 郑州市二七区碧沙岗公园北门的西边有一个公厕,周围百十米都是臭味,希望相关部门能进行整改。 调查核实情况: 一、基本情况 郑州碧沙岗公园地处市中心城区繁华地段,毗邻郑州市委、市政府,其前身是冯玉祥所属国民革命军北伐阵亡将士陵园,始建于1928年,1956年改建为公园,是一所集历史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年接待游客1000多万人次。近年来,碧沙岗公园以建设特色精品公园为发展方向,加大资金投入,完善配套设施、优化植物配置,加强园林管理,软硬件同步提升,景观质量和园容园貌明显改善,先后荣获国家重点公园、全国最佳植物专类园、中国风景园林优秀管理奖、省五星级公园、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下转十六版)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