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耕中国 撬动世界
郑州机场暑期新增 多条直飞旅游航线
首列“豫哈情·丝路行” 援疆旅游专列启程
七部门重拳出击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
全市安监系统开展 执法监察专项行动
重量级平台项目入东区高质量发展迎来劲风吹
首届郑州国际城市 设计大会主题确定
培训“两委”干部 提升履职能力
全民健身活动 营造和谐氛围
迎七一 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深耕中国 撬动世界
——全球“大咖”眼中的中国创新

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移动通信、量子通信、北斗导航……今天,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创新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

从诺贝尔奖得主到跨国企业总裁,从知名作家到业内资深专家,各国“大咖”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尽管还有很多空白和“短板”,但正在政策指导及自身优势基础上脚踏实地前进,未来有望成为全球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创新之道 唯在得人

多位受访者说,中国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得益于一系列有利于高精尖人才培养、使用、激励和竞争的机制,这让创新的土壤更加肥沃。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所长、英国皇家学会前会长保罗·纳斯说:“通过像‘千人计划’等机制,中国政府正全力将中国打造成一个能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地方,同时也在努力促进科研合作,这些都起到很关键的作用。”

以色列知名作家、《创业的国度:以色列经济奇迹的启示》一书作者索尔·辛格认为,中国政府鼓励年轻人创业,成为企业家,这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这相当于年轻人在做出创业这一“艰难选择”的时候有了政策和法律保障。

美国微软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以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举例说,中国政府对人工智能高度重视,如创新驱动发展等政策利好为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绝佳环境助力,越来越多的全球人工智能专家在向中国聚集,都在不约而同地关注中国的创新机遇。

创新之局 开放合作

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在更高起点上推进自主创新,已成为中国推动科技创新的共识。这也将进一步推动国际科研合作走向纵深。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的统计数据显示,有18.7%的美国科研人员经常与中国同行合作,中国位居科研合作伙伴之首。

2015年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纳斯说,国际合作对推动和加速科研发展很关键,很高兴看到中国科研人员越来越多地与全世界的科学家开展合作。过去10年国际科研团队发表的论文中,有中国学者参与的论文数量已经翻了两番,这得益于中国科研投入不断加大以及对国际科研合作更加开放。

纳斯指出,自2011年开始,英国就成为中国第二大科研合作伙伴,“我认为中英两国的合作前景非常好,两国也都致力于推动这种合作”。

企业间的创新合作则更加丰富,外国企业从中受益匪浅。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赫姆·海兹曼说,中国进入人工智能、云服务等创新行业的企业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多,“我们视中国为这些新科技的孵化地,提供的解决方案能为世界所用”。大众和中国的百度、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滴滴等大企业都有合作,大众和这些伙伴一起正加大在中国的研发投入。

创新之路 脚踏实地

位于美国硅谷的湾区理事会经济研究所2017年发布的《中国创新:中国技术未来及对硅谷的意义》报告说,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在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空间和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进展;从民营企业看,中国在移动商务领域领先世界;从科研层面看,中国能做出大量且高质量的科学研究,这种能力还在进一步增强。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过去5年中美两国在这个领域进展都很快。

报告撰写人、湾区理事会经济研究所高级主任肖恩·兰道夫说,一些人依然认为中国擅长“拷贝”外国技术而非技术和创新领导者,这是一种“过时的观点”。在未来几年,中国技术能力的进步会对全球竞争态势产生深刻影响。

全球著名管理咨询公司埃森哲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黄伟强表示,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上,华为等中国参展企业都展示了实实在在的创新。以华为公司为例,这家中国公司有一种脚踏实地的创新基因,在进行真正的创新。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巴里·巴里什说,中国参与了一些重大科学国际项目,这堪称明智之举,不仅极大有利于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合作中发挥作用,也培养和锻炼更多中国科技人才,“在科技发展方面,中国正面临黄金机会。在未来10年,期待中国科技成为人类科技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新华社北京6月28日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