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3版:峥嵘岁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千年古都展新姿 国际都市放异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千年古都展新姿 国际都市放异彩
西区绿树成荫,行走其间,宛在林中行
燕庄旧时模样
上世纪80年代主干道中原路
东西大街旧时记忆

奔跑的郑州,一往无前!

历史是一座城的记忆,文化是一座城的命脉。从1949到2018,《郑州日报》以历史为画笔,以文化为颜料,记录下对一座城的深情。

69年,时光惊艳了谁的岁月?从千年商都的古老小巷,到繁华都市的流光溢彩,郑州一直在改变、一直在发展……

省会迁郑成为豫中心

时间回溯到1948年10月22日,郑县解放,回到人民怀抱的这座城市被设置为郑州市。

新中国成立后,大量的移民随着火车来到郑州。当时铁路员工有8000余人,纺织员工4000余人,连同他们的家属近3万人,将郑州的人口扩充了一倍。因为铁路而凝聚的人才和实业,开始快速发酵。

历史上,自然地理过渡地区都是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地区。郑州地处山地和平原的过渡地区,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在这里得以放大,既可得山之势,也可占平原之利。此外,郑州周围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铝土、耐火黏土、石灰岩等,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1948年11月20日,郑州解放不到一个月,为了搞建设,重点是抓工业。那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争取外埠工业内迁。报告中提到了郑州内迁的六个重点工业:第一是纺纱染织厂、发电厂;第二是建筑公司;第三是打蛋厂、造纸厂;第四是卷烟厂;第五是面粉厂;第六是火柴厂、榨油厂及其他。

此后,“一五”计划,郑州被确定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和中南区9个重点建设城市之一,1951年,郑州建立了国营郑州纺织机械厂。1952年,建立起国营第二棉纺织厂。1953年,国家将郑州定为河南省唯一“重点建设城市”……随后,郑州的工业建设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纺织工业发展迅速。

当时,国家对郑州建设投资巨大,仅1953年一年的投资就比解放4年来用于恢复、改建和新建工业的投资总和还要大3倍;1954年的投资又比1953年多55.5%。一些重大的国家和省里项目,例如国棉一、二、三厂,亚洲最大的砂轮厂——郑州第二砂轮厂,中南纺织管理局工程公司(省建五公司前身),省农业机械厂(后改名郑州纺织机械厂),省人民医院等,在省会1954年未迁前就建在了郑州。

工业化的发展动力格外强劲,随后,郑州的经济很快跃升到全省第一,省会迁郑更加水到渠成。

1954年10月底,省会迁郑全面完成,郑州正式成为省会。省会迁郑后,郑州一跃成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那一年,郑州总人口为270.5万,生产总值为27226万元,人均生产总值103元,地方财政收入7719万元,地方财政支出2011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74万元……

改革大潮中郑州奋力前行

1978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郑州作为中原地区的先锋,始终努力保持着奋进的姿态一路前行。

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了新时期的总任务和进行全面改革的纲领,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郑州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在农村推广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过渡到以“大包干”为主体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郑州,全市掀开了对外合作全新一页。此后,郑州企业“走出去”的浓郁氛围逐渐形成……各项改革的兴起与展开,为郑州注入了蓬勃生机和无限活力。

改革开放的大潮已经涌起,郑州犹如一艘巨舰起锚扬帆。

城市经济改革全面带动了工业、消费和投资的快速蓬勃发展,也为城镇居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全市出口总额从无到有,1992年出口总额达到2840万美元,比1989年增长2.6倍,年均增长53.5%。

1990年,国内第一家期货交易市场——郑州商品交易所宣告成立,“郑州价格”骄傲地成为我国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

1992年,“郑州商战”闻名全国,由野太阳亚细亚引发的二七商圈几大商场激战搅动全国商业一池春水。

1992年8月1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郑州市为内陆开放城市。

以此起步,乘着改革的春风,郑州,从历史长河中阔步走来,披荆斩棘,稳步向前。

2002年,郑东新区开建;2013年3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正式起航,航空港实验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全国首个航空经济先行先试区和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交通优势助推发展提速

日趋优越的综合交通优势助推郑州未来发展不断提速。京广、陇海干线铁路和高速铁路已在郑州形成“双十字”枢纽;以郑州为核心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三横八纵”国、省干线公路网基本形成,郑州成为集航空、铁路、公路枢纽于一身,航空网、铁路网、公路网“三网融合”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一个集多式联运为一体的立体交通大枢纽正在推动郑州快速融入世界。

2016年12月,国务院明确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下一步,郑州将着力打造交通和物流中枢,着力增强航空枢纽作用,进一步加密连接全球主要枢纽机场的货运航线和洲际客运航线,形成覆盖全球的国际客货运航线网络。 同时,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大通道,强化郑州铁路枢纽在全国铁路网的作用和地位。

2017年4月1日,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郑州再次令人瞩目。其中,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州片区实施范围73.17平方公里,产业布局重点发展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及汽车制造、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物流、国际贸易、跨境电商等现代服务业。截至2018年3月底,郑州片区新注册企业23741家,注册资本2710亿元。以此为突破口,不沿边、不临海的河南与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商都郑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分量更重。

飞逝的光阴中,商都郑州腾飞崛起的历史强音不时传来。

40年前的1978年,全郑州生产总值仅有20.3亿元,人均生产总值466元。40年后的2018年,郑州将稳步跨入万亿GDP俱乐部,2017的人均生产总值93143元,比1978年翻了200倍。

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攀升,郑州的个头也在不断“长大”。统计显示,近40年来,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6倍多,达到456.6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由1978年的437.9万人增长到2017年的988.1万人,增长了125%。

历史的车轮,永不停歇;奔跑的郑州,一往无前。

本报记者 王红 文 河宁 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