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让贫困村搭上脱贫快车
在岗一天 就要为民服务一天
新郑“智慧国土服务平台”上线
别致的乘凉椅
荥阳启动两慈善项目助力扶贫
惠济成立首家社区食品快检室
爱心企业慰问新密贫困户
当好廉洁“播种机” 做好诚信“监督员”
枫杨办事处 开展主题党日系列活动
奔小康的路上一户也不能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岗一天 就要为民服务一天
——记环卫工人江学铜
江学铜在工作中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费晓歌 文/图

在二七区有这样一名环卫工人,37年如一日,整天与粪便、窨井、污水打交道,从不嫌脏。有人称他是“身边的时传祥”“郑州的徐虎”。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二七区环管所环卫工人江学铜。

盛夏,上午,交通路中段公厕。江学铜像往常一样走进公厕内,检修下水管、设备,看到有下水管松动,立即俯下身进行修理。随后,江学铜又和同事们一起,将化粪池里的粪水抽到抽粪车内。室外温度已逼近35℃,高温、多汗,抽粪车散发的气味,这是江学铜数十年环卫生涯的日常。

1980年10月,年满16岁的江学铜接替父亲走上环卫岗位,一干就是37年。刚参加工作时,他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疏通下水道。7月的一天,有条路段的一个下水道堵塞,污水粪便漫到路面上长达100多米。江学铜领受任务后,立即带上工具赶到现场。开始,他和同事们用抽粪车吸、用压力冲都无济于事。江学铜干脆脱掉衣服,只穿着一条短裤,带着锤子、凿子下到又闷又热的4米多深的窨井内,花了40多分钟才将堵塞在里面的石头一块块抠出来。由于窨井内积有毒气,当他上来时,脸色苍白,双腿发软,并且浑身上下糊满了粪便。周围群众见状,纷纷端来清水,拿出毛巾、香皂,让他冲洗,江学铜顿时也被感动了。

从此以后,江学铜就把“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当作自己工作的座右铭,一心扑在环卫工作上。

37年来,江学铜不知疏通了多少个下水道,清理了多少个化粪池,弄脏了多少身衣服,但他无怨无悔。由于江学铜在环卫岗位上表现突出,1999年6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目标方向更加明确,工作劲头更足了。

随着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对环卫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江学铜认为,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环卫工人,不仅技术要精,还要注重发明创造,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二七区二类沟槽式公厕普遍存在冲水时化粪池返味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江学铜经常俯身观察便池的气流方向,在化粪池旁一蹲就是半天。他还自费买来防雨布和塑料板,比画设计,制作模型,最终研制成功了平板除臭阀。众所周知,户外大型活动中,“如厕难”是居民普遍会遇到的尴尬事。由于原有的环保公厕体积大、重量重,运输不便。江学铜召集班组人员,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中攻关,终于改装研制出了“车载发泡式移动公厕”,可以直接将公厕安装在汽车车厢上。此项发明在全市属于首例,很快得到了推广。除此之外,江学铜还带领自己的团队成功设计了后墙抽气和化粪池抽气的“双排气”管道,还创新性地在公厕内设置了放物台、放物架、衣帽钩、残疾人和老年人扶手等20多项人性化服务设施。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江学铜的腿上贴满了膏药,同事们说,长年和粪水、垃圾打交道,有时候为了维修管道经常会连续泡在水里一两个小时甚至更久, 江学铜因此患上了痛风。随着年纪增长病情加重,医生多次催促他住院治疗,江学铜却一推再推:“我是班长,维修班没了我不行啊,等忙完了再说吧!”

江学铜先后获省、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连续7年被市政府授予 “优秀城市美容师”称号,并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荣誉加身,江学铜却心如止水:“身为一名党员,这些都是我的分内之事,在岗一天,就要为民服务一天,就要当好党的精神的践行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