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伏牛晨岚(国画) 许来广
父爱如水
人性的救赎
夏日里的老蒲扇
碧水千山(国画) 丁万春
《画出那些不朽的灵魂》 透射出人道主义价值关怀
草木有情 粥饭温暖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草木有情 粥饭温暖

♣ 侯利明

泡茶时,许多人从来都只是凭感觉往器皿里放茶叶,方式简洁随意。早在唐朝,日本使者就将华夏民族的饮茶习俗带回岛国,秉承韵味十足的礼仪,整个过程时刻保持敬畏态度。《茶经》中记载,烹茶时量取茶末入汤的量具称之为茶则,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口渴时,端坐静候千回百转呈现出的工夫茶,与路边几角钱一碗的大碗茶饮来各有千秋,前者萃取的是长物风雅,后者享受的是酣畅淋漓,以小见大,如此看来各自拥有的都是最好的人生。

云南产有一味普洱,名曰“月光美人”,也称“月光白”。此茶须由素净少女选一个月光清澈的夜晚,就着清冽银辉,纤指如兰,将细如雀舌的嫩芽采下在月光下慢慢晾干,不能见得一丝日光。这样清绝的茶在失意时饮一杯,无异于红袖添香,人也皎皎如明月,身心通透,飘逸洒脱,所有的烦琐杂芜都化作一片轻灵。后来,此茶工艺有所演变,采摘回去就着月光制作出的成品,叶面墨黑,叶背玉白,黑白相融,叶芽如月弯弯,正如墨色天空中的微茫月光。这般茶,可品可鉴可赏可得,纵然虔诚泡制后口齿萦香却也终不得亲近,永隔着银河,只望得见一朵芙蓉袅娜,唯有松风停云的人才懂,这味月光,适宜幽暗明灭间慢慢走一生的岁月静好,才得安放。月光入茶,隔离了烈火烹油,丽日晴空,是广寒轻舞于盈盈水波间的幻梦。

相比茶的出尘,土豆在生活里再家常不过。这一种百搭食材,与红烧肉一起炖,不仅吸收了汤汁中多余的油腻,还甘当不起眼的陪衬来烘托肉的红润色泽和诱人香味,品尝够丰腴的口感,偶尔来一口不起眼的土豆块,才发现真正的醇厚滋味原来隐藏在配菜的灵魂里,土豆安分,不喧宾夺主也不招摇过市。烤熟了撒上孜然粉就能演绎出羊肉串的风情,切成条丢进油锅再抹上番茄酱就化身为舶来的薯条,煮熟制成小圆球淋上蓝莓汁又被奉为精致甜品,既可风华绝代亦可小家碧玉。原来有一种低调是像土豆一般睿智地顺势而为,方可平衡人生百味。

四十多年前的厦门,有一个年轻人推着一辆小车兜售鸭肉粥,虽然他的初衷只是想以此为生,却在选材和制作上从不马虎。基础食材必须精选3斤左右的土番鸭,大则难以入味,小则肉香不足,再以四十多种药材熬煮后,将整只鸭的十多个部位细化分类成不同食材,又用专属的特制卤汁调制出不同美味。再用鸭汤泡着米粒,小火慢熬,将鸭肉的香甜渗入每粒米。平民味道贵族享受,如此用心坚守的美食很快声名鹊起。古往今来,生意人早被贴上无利不往的标签,但鸭肉粥店却为了能让夜归捕鱼人喝上一碗温润的粥,营业时间从晚上11点推迟到12点,又从凌晨1点延续到2点……后来,这家名为“浮屿大同鸭肉粥”的粥店成为厦门唯一一家24小时营业的粥店。一直在接纳着更多的深夜加班人,或是远道而来的异乡客,和许许多多前往寻找一份温暖的人们。“浮屿大同”看似毫无底线,却数几十年如一日,将温情注入食物,从未改变。

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大约是生活最真实的写照。草木有情,粥饭温暖,事物生息带着柔软,彼此相处起来才融洽亲和。细细去品人生百味,想来着实美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