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原生活汇 上一版3
消费相对论
你的手机套餐变了吗
“三无”保健品网络爆红 谁之过?
体彩郑州西区分中心 举行2018世界杯竞彩嘉年华
合理用卡 莫让征信受损
眼屎过多 或存健康隐患
世界杯体彩竞猜销量创新高 贡献48亿公益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无”保健品网络爆红 谁之过?

新闻:近日,全国多地警方查获大量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的“三无”保健食品。这些“三无”保健食品不少以“效果明显”的口碑,在微信群和朋友圈备受追捧。受害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轻则失财,重则伤身。

几捧药粉、几捧玉米粉,在盆里混合搅拌后装入胶囊,精美的包装盒上堂而皇之地标注上功效,这样没有正规生产厂家、没有准确生产日期、更没有经过相关质量检测的“保健品”,竟通过网络销往20多个省份。而导致制售假冒伪劣甚至有毒有害保健品的案件层出不穷。

这些“三无”保健品是怎么流入市场的?据了解,大部分的假药都是来自网络购物APP中的店铺或微信朋友圈。一般情况下,各种非法保健品是很难进入拥有正规进货渠道的线下实体药房、保健品卖场的,而有些网购平台审核不严,就为这些劣质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网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海量的客户群以及口碑式营销方式也让这些看起来“价廉物美”且“疗效显著”的“三无”保健品如鱼得水,逐渐形成了“线下生产+线上销售”的黑色产业链。

药品不同于一般商品,它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岂能肆意造假?要杜绝各种害人的“三无”保健品,就必须打破地域和网络界限,坚持各负其责、多方联动和线上线下立体式、全链条打击治理。尤其是各大电商平台,必须切实担起主体责任,提高保健品、食品药品的销售门槛,加强此类商品授权销售资质和产品审批证书的审查验证,严罚各类违法违规商家。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重点网站和网络销售平台的监管,加强对互联网的主动监测,让假药无处藏身。

在网购商品时,消费者也要擦亮双眼,不要轻信所谓各种来历不明、没有正规批文的“特效”保健品。仔细斟酌生产厂家、日期以及有无合法商标,不要只看广告,跟风购买。一旦买了伪劣保健品,要保留相关证据,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维护权益。只有全社会多方协作,才能保障每一位公民的健康权益,营造医药行业风清气正的新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