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6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高鹏敏 “水芬回来啦!来家里坐会儿!”昨日一大早,马水芬正朝登封市唐庄镇郭庄村委会大院走去,沿路百姓连连打招呼。 马水芬生在郭庄村长在郭庄村,自32岁任该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已有25年。 郭庄村位于唐庄镇西北山区,北邻巩义、南依嵩山。共有285户村民的村子虽说不小,却是唐庄镇生产生活条件极差的山区村,也曾是省级贫困村。 1993年,村中无路无水成了摆在刚走马上任村党支部书记马水芬面前的第一道考题。次年,善思谋变的她考察到饮水工程,村中180户农户家中搞起了堤灌。相继几年间,马水芬又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干,村中修公路,建学校,通过农网改造家家户户都亮了,村中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俺支书做事公道,俺们都服她。”“就是让她再干50年,俺们都愿意!”村民对马水芬的评价:铁面无私的“包青天”,郭庄村的“娘家人”。 “当年俺村支书领着搞饮水工程。因哥嫂工作不利,她在大会上当场免了哥嫂的职,那可真是没一点私心。”范广得道出一件郭庄村人尽皆知的事。 范新现是郭庄村唯一的香菇种植户,靠10个香菇棚于2016年成功脱贫。 “去年至今共装了2万多袋香菇,一年净赚4万元。”范新现在棚里边摘边说,“俺家能脱贫,多亏了村支书支招又垫钱。” 范新现家中因病致贫,他因照顾家中病人不能外出打工。2014年,马水芬带他到送表矿区学习香菇种植技术,并建议在家门口种香菇,一来方便照顾家人,二来能增收改善生活。 有项目又有技术,范新现贷了款,说干就干。不曾想看似简单种着难,一连两年赔了5万元。“马支书听说赔得不少,急忙到俺家塞给我两万元,让先救急再摸索技术,这才有了种下去的信心。后来又给联系金种子贷款帮扶项目,随着技术成熟,现在好多人专程跑来买香菇。” “最简单的想法就是村支书走前头,村两委走前头,党员干部走前头。”2017年,马水芬发动村中种植户成立合作社,现在合作社里已有小麦、玉米、香菇等种植户5家。今年,她又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争取九龙潭农业生态园区域特色经济项目,为群众开拓稳定脱贫路。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