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经济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积极稳定促进就业
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起步良好
下半年物价或 延续温和态势
拉林铁路 全线铺轨在即
156个国家高新区实现 营业收入12.35万亿元
我国累计发行扶贫 债券突破300亿元
“数字代沟”呼唤家庭网络教育新理念
绿色净水厂成景观
我国机动车保有量 6月底达3.19亿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数字代沟”呼唤家庭网络教育新理念

暑假来临,“手机争夺战”“网络保卫战”在不少家庭上演。父母责怪孩子沉迷网络、孩子埋怨父母跟不上时代……信息时代的发展,正在对传统亲子关系产生影响,亲子间“数字代沟”的形成,呼唤家庭教育新方法和新理念。

拦不住的网络潮流

“我曾经刻意推迟女儿的‘触网’时间,但这一天终究还是来临了。”在日前于中国科技馆举行的“DN.A网络素养公开课”上,一位家长说,“之所以对孩子接触互联网有恐惧感,是因为我们不是网络原住民,我们在成年之后才开始接触到这个新鲜事物。”

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大都从小接触网络,于是有人形象地将这个时代的孩子称为“数字原住民”。

中国青少年宫协会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波分享的数据显示,平均有超过28.3%的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在30分钟以上,5岁时网络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的儿童达到31.6%。在10岁,已有30.8%的儿童会在网络上主动加网友、Q群或微信。到14岁,儿童在媒介使用各种行为的关键指标就已超越了他们的父母。

避免孩子沉迷网络

通过十年的调研,张海波发现,普通家长面对网络亲子关系往往存在四个误区:一是“不了解”,不了解孩子在网上做了什么、和谁聊天;二是“差关系”,无论线上线下,家长都没有与孩子建立非常良好的亲子关系;三是“缺引导”,把手机和平板交到孩子手中时,没有约定时间和内容,没有给予有效的引导和教育;四是“坏示范”。

“这些原因导致了孩子们的网络沉迷和成瘾现象,甚至带来了一些恶性事件。”张海波建议,要成为数字时代的好父母,就要及时了解孩子的网上生活、及早培养孩子上网的好习惯、适时增强孩子的网络素养、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屏幕前做好的榜样。

作为一名游戏制作人,李涛从小就带着儿子一起玩游戏,但他告诉记者,孩子并没有沉迷游戏之中,“对他来说,游戏就是他的娱乐方式之一”。

李涛说,要让孩子的生活有游戏,但不只有游戏,“内心富足的孩子不会沉迷游戏”。

高质量陪伴很重要

在这场公开课上,腾讯集团副总裁姚晓光发出了一封给孩子和父母们的公开信。信中提出“每周一小时,不插电的陪伴”的倡议:希望孩子们和父母一起约定,每周至少一小时,大家一起放下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看书、玩耍,充分享受一段纯粹的亲子时光。

慕尼黑大学博士、心理咨询师高璇认为,应该多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其关键是高关注、有回应、不干涉、孩子自由度高。

“父母的陪伴、引领、关注、沟通,才是一个孩子最重要的资源。”她建议,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和孩子保持沟通,引领孩子和现实生活连接。

据新华社北京7月16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