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化产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喜摘6朵“金花”
用现代舞蹈语言讲述中国古老故事
全新电影版《红楼梦》开机
《爱我,你敢吗?》杀青
青年作家孙频绿城谈小说创作
省老干部朗诵协会 主题诗会在郑举行
巨石强森惊险开启摩天营救
汾酒祭拜黄帝的寓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青年作家孙频绿城谈小说创作

本报讯 (记者 杨丽萍)"当你把写作视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当你是从内心深处真的热爱这项事业的时候,你就不会时时感受到痛苦和迷茫。只有热爱,才是写作最本质、最长久的动力。"近日,青年作家孙频做客松社书店,举办其新书《松林夜宴图》的分享会,孙频透过自己十年的写作经历和感悟,与绿城读者深入交流了小说创作的心得体悟。

自2008年开始进入写作至今,孙频已走过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她一直保持着犀利、生猛又细腻的笔锋,不断变换着各种各样的题材,为读者描述了200余万字的小说故事。较之过往的作品,《松林夜宴图》一以贯之的还是笔下的深情与对人的悲悯,同时呈现出更广阔、更宽厚、更丰富的视角,开始更多关注个体在时代中的无奈与妥协、苍凉与挣扎、毁灭或重生。

在孙频看来,小说像世间万物一样,具有其内在生命力,虽然是用文字堆砌起来的产物,但不可避免地由于代表着作者的某种观点或某种感情,而具有独特的内在性格和性情。站在这个角度上来看的话,小说也必然具有柔软的一面和坚定的一面。

孙频分享说,世间的一切在时间面前都是虚妄的,所有人、所有事物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去而腐朽,对于作家来说,这种感觉会更加强烈。所以不管作家如何改变自己的题材、语言、描写的事物,本质上都是在写如何度过时间、如何面对时间、如何抵抗时间带来的这种虚无感。

孙频认为,作家不可能什么都能写,比如托尔斯泰关注的是生存的宽阔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着重于生命纵深的探索与人性的剖析,卡夫卡则极其擅长描写人性的隐秘与孤独。自己近些年来在写作中,不再强调冲突与痛感、碰撞与纠结,而是往更宽广的天地发展,寻找真正的安宁与平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