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3版:要闻国内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全文约1.4万字,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共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生态文明制度逐步健全、生态保育成效显著、环境质量持续稳定、绿色产业稳步发展、科技支撑体系基本建立、生态文化逐渐形成。 白皮书说,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包括西藏和青海两省区全部以及四川、云南、甘肃和新疆等四省区部分地区,总面积约260万平方公里,大部分地区海拔超过4000米。青藏高原被誉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极”“亚洲水塔”,是珍稀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和高原物种基因库,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白皮书说,新时代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有信心建设更加美丽的青藏高原,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8日发表的《青藏高原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白皮书说,青藏高原地区仍然是地球上最洁净的地区之一。 白皮书说,青藏高原人类活动强度较低,空气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污染物种类较少,浓度较低,各类污染物含量与北极地区相当。随着绿色能源推广、生态城镇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不断推进,青藏高原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目前,青藏高原主要江河湖泊基本处于天然状态,水质状况保持良好。白皮书指出,青藏高原是亚洲多条主要江河的源头区,也是中国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最严格的区域之一。国家不断加大对青藏高原水环境保护力度,主要措施包括:编制重要水域综合规划,划定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明确水域功能和水质保护目标,核定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限排总量,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白皮书说,青藏高原是全球受污染最少的地区之一,土壤环境总体处于自然本底状态。土壤类型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受控于成土母岩性质和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小。高原湖泊沉积物中铜、镍、铅等重金属元素含量低于人类活动频繁区湖泊沉积物。从耕地土壤来看,西藏大部分耕地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优于国家一级土壤标准。 同时,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白皮书指出,2009年以来,国家累计投入62.94亿元,支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以及四川、云南、甘肃藏区城镇的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项目,提高了当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