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史治国 通讯员 蒋士勋)郑州中车四方轨道车辆有限公司内今年首批地铁列车订单顺利收尾交付,新订单列车整齐停在生产线上,工人们在紧张地进行着各种装配作业……
在这火热的季节,荥阳大地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今年以来,荥阳市全面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围绕“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紧盯关键行业、重点企业、重大项目,特别是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的重点企业,对转型发展具有带动引领作用的重大项目,安排专人专班服务推进,着力扩大增长点、挖掘高质量增长潜力。同时,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四城联创”常态化,以重大交通工程为带动,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乡承载能力。
产业发展显著增强。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完成增加值182亿元,增长7.7%。荥阳产业集聚区通信电缆、彦峰塑料包装项目竣工投产,“荥阳造”郑州地铁1号线二期首列地铁成功交付,新材料产业园区四维特材等6个项目竣工投产,金阳电气一期主体建成。河南春华装配式建筑、达克罗商务中心、华晶二期、虏克电梯、海格通信等各类项目施工高潮正在逐步形成;中车轨道造修基地、高格空调、恒大国际健康未来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极大提升了荥阳产业在郑州乃至全省格局中的影响力,全市产业结构呈现良好发展局面。
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总投资6亿元的市人民医院项目一期建设已完成,正上豪布斯卡、鑫源鑫都汇等商业综合体相继投用,投资6400万元的城乡环卫一体化项目基本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区道路18条升级改造,12条断头路相继打通,龙门实验学校、第八小学、荥阳美术馆建成投用, 35个安置房项目建设完工242万平方米,回迁群众4400户、13000人,一批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工程稳步推进,提升着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荥阳以城市“双修”为切入点,提出了“四城联创”的战略部署,与城市提质工程同步推进。投资48亿元实施“水域靓城”项目,以索河整治为主导,对枯河、汜河及大中型水库等全市水系进行高标准、全方位规划建设,积极配合推进牛口峪引黄、西水东引等引水工程,开发沿黄生态湿地景观带和滨水湿地游园,建成5公里长、4500亩的索河湿地公园,建成1000亩的索滨景观公园,建成518亩的南水北调滨河公园;规划新造林10万亩,规划森林抚育工程6万亩,为中心城区提供绿色生态屏障,实现城市美丽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