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半 夏
水乡小镇(摄影) 周文静
乔布斯的秘诀
城市的河流
《华尔街女神》 写给职业女性的跃迁励志书
走进黄华曼(国画) 邢玉强
刘秀与阴丽华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穿越历史的时光,仿佛依稀可见滔滔河水上来往穿梭的船只,码头上正弯腰屈身紧张劳作的民工,岸边堆满了来不及搬走的各种货物和粮食,车水马龙的街市上传来阵阵的叫卖声,船工的号子悠扬而动听……

明清两代贾鲁河水运畅通,有运粮河之美誉。

可惜的是到了清代中后期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二十三年(1843),同治七年(1868),光绪十三年(1887)、十五年(1889)、二十七年(1901),黄河六次决口,大溜屡经贾鲁河,黄水泛滥,泥沙沉积,贾鲁河彻底变成小黄河!由于河道泥沙淤塞严重,虽经光绪十五年(1889)、民国四年(1915)两次修浚,但是成效甚微,从此舟楫不通。

民国十六年(1927),河南省政府督民沿道光二十三年(1843)黄水冲刷形成的新河道,改挖贾鲁河。改道段平均口宽26.53米,底宽21米,深2.67米。从此,贾鲁河不再绕经朱仙镇,而经由开封县的仇店、肖庄入尉氏,经歇马营、芦馆、梅庄、北曹,到荣村再东南流至王寨注入贾鲁河故道,到白潭出境入扶沟。当时称新贾鲁河。

令人没想到的是,稍有起色的贾鲁河又一次遭遇灭顶之灾。

1938年6月,蒋介石下令炸开花园口,使黄河水再次漫天遍野的肆虐,据当时的《河南赈务报》报道,郑县(今郑州)被淹十分之四,大水过后,贾鲁河彻底荒废。

贾鲁河所有的繁华不复存在,成为历史的过往。

1950年的春天,贾鲁河的生命在民众的挽救里再次复苏。

时称“专署”的郑州政府,动员了上万名民工,挥师郊野,开挖索须河和贾鲁河。据参加开挖的老人回忆,“河道沿线,旗帜招展,人声鼎沸”,一派大干特干的红火场面。

开挖的索须河位于师家河村至张庄段,大约14公里,而贾鲁河则有7公里,从南皋村到周庄这一段。开挖方式是截弯取直,变悬河为地下河,使河水重新流入黄河故道。

到了1957年,贾鲁河再次得到治理,这次疏浚河道27公里。1968年11月,更加声势浩大的贾鲁河治理战役再次打响,郑州郊区委员会动员了6万民工参与。治理后的贾鲁河,不仅再也没有给郑州带来水患,还给城区的农田灌溉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水流。

治理后的贾鲁河清净和美丽。作家曹地在《记忆里的河》里描述1958年的贾鲁河说:“这就是贾鲁河,不宽,宽的地方几丈,窄的地方只有几米。河水欢腾地流着。因它的发源地是西南的山涧及山脚下的泉水,沿途又没有工厂污染,所以河水清亮洁净。衣裳脏了,拿到河里去洗;天热后,常在中午到河湾里游泳,可谓其乐无穷。”

随着水流的恢复,政府开始兴修水利工程,从1952年开始,贾鲁河上陆续出现了大大小小十几座水库。其中包括1952年修建的南阳坝水利,1953年和1957年修建的三李、水磨、刘胡同、上阎垌四处小型水力发电站。1959年和1969年,常庄水库和尖岗水库又陆续修建。1971年,惠及今天市民生活的花园口引黄工程开始兴建,在沿贾鲁河的皋村、老鸦陈、南阳寨的干渠上,总共修建了五个大坝,五个提灌站、五个水库,工程用阶梯开发的方法,把低处的水调往高处,有效地利用了贾鲁河的水资源。

但是对河道的过度利用,也造成了显而易见的损害。

据水利专家回忆:“解放初期贾鲁河还可以行船,一直到郊区,每到五月的端午节,人们都会放河灯。可是最后能闸上水的都闸上了。水库之间缺乏科学调度,各自为政的管理,终于使大家都陷入无水可蓄的境地。”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上游的贾鲁河三源逐渐枯竭,贾鲁河的河道基本干涸,在流经城郊的河段,连水库渗水也被利用起来,改造成了鱼塘。而通往下游的贾鲁河,也早已成了“记忆里的河”。流经扶沟县、西华县境内的贾鲁河下游,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臭水沟。水面的碧波荡漾和垂钓的美好场景,在人们的叹息声中永远地消失了。

今天的贾鲁河,历经千年风雨之后,是一条牵动郑州发展的历史故道。它与黄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承袭着“楚河汉界”的苍劲意味,只是在漫长岁月的侵蚀之后,原本汹涌的水势渐渐干涸或湮灭,成为与旧时气象毫不搭界的一处破落河道。它跟这个城市互为依托的关系,也在城市居民的交替中,渐渐被人忽略。然而,兴衰演变,逝去的毕竟是表征,那些流淌千年的历史,无论何时都镌刻在记忆深处。落寞而平静的贾鲁河,作为目前郑州极其重要的泄洪排涝河道,它仍旧在造福中原。

出于美化的需要,政府已经对南阳坝至107国道,再到索须河段总长15.7公里的河段进行了治理,疏挖河底,使上下游河道顺接,不留积水河段。贾鲁河其他河段的治理也在陆续实施。已经规划的贾鲁河生态水系林带,给人们描绘一幅纯美的田园风光区域。规划的贾鲁河及其各级支流的城区段河道,新增的生态防护林和生态景观林超过了2000多公顷,沿河两岸成为优美的园林风景区。

正当人们感叹昔日那种水域茫茫的景象,自此杳渺,只能永远从梦里才能得见的时候,河南省和郑州市政府居然有了一个天大的规划,分阶段治理疏浚贾鲁河道,引多方水源入河,再造一条万舟竟渡、航运便利的大运河,重现北宋、明清时期黄金水道繁华兴盛的景象!不久前,在水利部和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前期工程已经奠基动工。

多么美好的规划!多么令人欣喜的佳讯!民众不禁翘首以待。

只是由于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地球表面的水资源日渐消减,地下水位降低,几多泉眼不再涌出碧水;小河小溪干涸消亡,大江大河水量减少,不仅黄河、淮河面临断流的危险,就连南方的长江在枯水期也面临停航的严峻局面。河南的水资源更是捉襟见肘、窘态毕现。残酷的现实,使得贾鲁河的治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水资源是多么的宝贵,如何保护生态平衡,化解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危机,改变水资源缺乏的现状,将会是摆在我们面前最艰难的课题,也是我们目前及未来的重大任务,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历史使命。更好地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水资源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水资源,更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有条件美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期待贾鲁河滔滔流淌,河上舟船穿梭,两岸绿树成行鸟语花香,沃野千里庄稼繁茂……

2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