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岁月如歌
百姓记事
荷塘幽情(国画) 王之平
妈妈真傻
《一个女兵的悄悄话》 再续文工团的青春记忆
雪域风情 (国画) 蔡卫星
爱心考场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岁月如歌

粉笔旧事

♣ 包利民

正是初夏,外面的天空分外地蓝,南来的风吹得柳絮如雪飘飞,几只鸟儿站在树梢,唱着欢快的小曲。阳光透窗而入,照在我微笑的脸上。忽然“啪”的一声,脸上一痛,忙转头,就见老师站在黑板前怒目而视。

那是20多年前,我在乡下小学中的一幕。至今仍记得老师扔粉笔头的功夫,几乎是百发百中。那时的粉笔极为古老,虽极坚硬,可是写字的时候却是尘灰飞扬,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我们班的男生,都被老师的粉笔头打过。现在回想起来,那些粉笔已经深印心中,还有老师那被粉笔灰染白了的黑发。

再之前,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却连真正的粉笔都没有。那时的黑板也非木制,而是刷在墙上的一块水泥板,淡灰的底色。我们上学的路上,常捡拾一些砖头,砸成小块儿,送给老师。老师就是用那些小小的砖块儿,在水泥板写着板书,我们就在淡黄的字迹中,学会了最初的字最初的计算。

后来搬进城里,已读初中,比之乡下,教学设备已是天壤。粉笔极为充足,下课时我们会轰然而上,抢着在黑板上写字。记得有一年开运动会,要求穿白鞋,而我们那时穿的多是黑色布鞋。于是那一日,讲台上的粉笔急剧减少,大家都拿着粉笔,努力去把自己的鞋子涂成白色。运动会检阅之前,我们互相看了看,效果极好,白花花一片。只是忽然下雨,便一切惨不忍睹,排着队走过主席台,留下一路混着白色的泥迹。后来发现别的班也大多如此,老师们也只好一笑作罢。

少年时邻家有一个八九岁小女孩,极聪慧,有时我坐在窗前学习,她便在一旁静静地看。我用粉笔在自制的小黑板上写字时,她也一副跃跃欲试的神情。于是给她粉笔,她便工整地写新学的字。有一次,她向我要粉笔,我给了她几支,她飞快地跑回家去。傍晚的时候,她来找我,送我几样东西,一看,竟是用粉笔雕成的。一条弯弯的小船,一个可爱的小孩子,还有一棵树。想不到,普通的粉笔,在她手里,可以成为如此可爱之物。特别是那棵树,许多枝丫,枝丫间也都雕空,不知费了怎样的心神。她告诉我,是用妈妈的缝衣针弄的。

有一年,我去一个贫困偏远的山村当代课老师,粉笔供应极为有限。于是我不得不小心地不写错字,免得浪费粉笔。一支粉笔用到最后,几乎拿捏不住,却仍要努力在黑板上写最后一个字。便想起在城里上学时,我们在课间将粉笔掰成小段,互相抛扔打闹。哪知在此处,粉笔却是极为宝贵,一如那些山里学生充满希望的眼睛。

多年不曾摸过粉笔了,如今想起,那些粉笔像极了人的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支粉笔,在生活中书写着自己的故事。想起曾经的邻家小女孩,想起她用粉笔雕成的种种,觉得生活虽然会平凡平淡,但只要有一颗灵心,就可以将生活雕刻成精彩的时光。一如普通的粉笔,在小女孩手中,绽放出那么多让人惊喜的美好。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