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摘 上一版3  4下一版
苏东坡的朋友圈
吴宓的“不苟”
一座城市 两段奥运情 2022再出发
《朗读者》: 以文学为美
立秋——又一种况味
余秋雨:生命是一树花开
古代的离婚
石头有用不嫌沉
哪些行为让血管减寿
黄色卫生纸真的好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苏东坡的朋友圈
狄 青

苏东坡到底有多少朋友,怕是谁也说不清。文人皆有个性,且一些人还个性十足,一言不合就翻脸,一不顺眼就划清界限的事儿屡见不鲜。可苏东坡是例外,他对朋友的取舍标准就是“求同存异”,所谓“人有片善便能与之交”。他爱好广泛,庙堂与江湖对他而言殊途同归。他性格外向豪爽,有人曾说他面对什么都说不出的人时就与人说鬼;连说鬼都不想听的,他也要与人“姑妄言之”。是他心里没数吗?显然不是。他胸襟开阔,为人坦荡,且性格奔放,总能看到他人可取之处,并给人留足面子。

苏东坡人品高洁、爱惜羽毛,但又不拘小节,交友确有失当与失察处,这与他信仰庄子学说有关。苏东坡的朋友圈中既有欧阳修、曾巩、晏殊、黄庭坚、秦观,也有高俅、章惇及蔡京,更有米芾、李公麟那种不合群者。高俅落魄时做过苏东坡的随从,帮苏东坡誊文章,跟苏东坡学辞赋。蔡京的父亲蔡准与苏东坡系好友;蔡京是奸臣,但每提到苏轼名讳都恭敬有加。

但苏东坡与朱熹和程颐两位大儒不怎么投缘。朱熹说苏东坡不能为相,“引得秦少游、黄鲁直一队进来,坏得更猛”。苏东坡不以为意。与程颐则因《论语》发生争执:程颐说《论语》讲“哭则不歌”,苏东坡说《论语》又没讲“歌则不哭”,让程颐下不来台。但苏东坡见到程颐依旧尊敬。

那时的文人,个个皆怪杰,他们因才华而相互吸引,当然,也彼此轻视。但甭管政治理念与艺术信仰是否契合,却多数能团结到苏东坡周围。比如米芾,为人有瑕,且狂放不羁,不是他瞧不上别人,就是别人看他别扭。但其书法绘画独步天下,诗文也属上乘,因其酷爱石头,见到路边丑石,纳头便拜,口称石兄。苏东坡到扬州,江南江北数十名士闻讯聚饮,米芾从数百里外匆匆赶到,只想当面让苏东坡给他个说法:“世人都说我米芾癫狂,请苏学士评理。”苏东坡笑道:“吾从众。”众人哄堂大笑。倘使换个场合,米芾肯定恼了;只因苏东坡在座,米芾始终诚惶诚恐。

苏东坡是身体力行突破门户壁垒的人。他兼容了豪放与婉约,打通了庙堂与江湖。 摘自《今晚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