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引领通往未来的希望之路
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一张社保网 守护百姓幸福底线
省人大常委会视察 郑州法检两院工作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我市力争明年上半年达标
郑州规划49个郊野公园
以巡视整改推动政协工作 实现政协工作高质量发展
组织系统八个专项 行动推进巡视整改
全市“百姓文化云” 注册用户将超10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张社保网 守护百姓幸福底线
左图 2013年郑州换发新社会保障卡(资料照片)
右图 2012年全国第一张“居民健康卡”在郑州发放(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王 红 文 丁友明 图

40年前,“社保”对人们来说,是一个从未曾听说过的新名词,40年后,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以及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却和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社会保险成为托起民生保障的安全网。

改革开放40年来,省会郑州不断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织牢社保安全网,截至2017年底,省会各项社会保险参保达到1937.86万人。一张社保网,守护的是郑州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伤有所保、育有所补的幸福底线。

五项社保覆盖1937.86万人

7月底,全市企业退休人员上调养老金增发到位,家住红专路11号院的陈奶奶喜上眉梢:“我跟老头子算了算,这是俺俩连着第14次养老金上涨了,我的退休金从最早的600多元涨到现在的2800元,他从900多元涨到3300元。这次调整后,俺俩一个月又能多领近300元,衣食无忧。”

陈奶奶老两口晚年无忧的生活,只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建立健全社保制度的一个缩影。郑州市社保局法制处负责人段庆展告诉记者,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是从1986年开始。

1986年以前,郑州实行的是企业劳动保险制度,即职工的生、老、病、死、残等均有其所在单位统筹管理。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大幕正式开启。

“社会保障正是民生的重要基石,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中国的经济不会发展得如此之快。”在段庆展看来,人的问题解决不了,谈经济发展只能是“空中楼阁”。

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劳动关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改革,郑州1986年率先建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和失(待)业保险制度;1997年,我市建立了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制度;2001年我市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2年又建立了城镇职工生育保险制度,标志着我市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初步完成,社会保险事业从此进入快车道。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全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也在稳步推进,覆盖范围逐渐由城镇企业职工向全体居民扩展,省会又先后建立了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进城务工人员医疗保障制度、新农合制度,并且在2017年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至此,我市在社会保险制度上实现了政策全覆盖。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市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937.86万,一张社保网托起了一座城的生老病死。

从“养儿防老”到“社保防老”

“自打我2008年参加了‘全民养老’以后,每个月都能像城里退休职工一样领取养老金。现在我每个月的基础养老金都涨到了178元,新农合医保也合并到居民医保了,也能跟城里人享受一样的医疗待遇,这日子过得踏实!”在登封市徐庄镇,78岁的老农郑华同也是禁不住满脸喜悦。

过去“养儿防老”,如今“参保养老”。数据显示,2008年8月1日,省会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短短3个月时间,全市参保人数突破50万人,被业界称为“郑州模式”。

在试点运行的基础上,2010年,我市正式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将城乡居民纳入同一制度框架,这也意味着城镇非从业人口和广大农村居民被纳入养老保险体系,从而使广大城镇非从业人口特别是农村居民告别了几千年来的“土地养老、儿女养老”的模式。2011年,市政府出台文件,建立起统一标准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我市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城乡居民养老政策……20年来,按照“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的基本原则,我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得到长足实质性发展。截至2017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22.75万人。

不仅如此,随着社保基金运行壮大,全市养老待遇水平也持续增长,一方面,企业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实现 “14连增”。从2005年开始,我市连年调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每年的增幅在10%左右(近年有所下降),2017年调整待遇后,人月均养老金水平从实行社会化发放初期(2000年)的550元已经增加到2677.81元,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和待遇水平的稳步调整,确保了全市33万多名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目前,全市2018年待遇调整正在紧张测算,很快就将发放到位。另一方面,全市居民基础养老金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由最初的每人每月78元提高到160元,调整后居民养老金人月均达到208.4元,居全省首位,64万多人受益。

医保让“人人都能看得起病”

扫除养老的后顾之忧,如何保障市民“病有所医”?如何让困难人群也能看得起病?这也始终是郑州社保发展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省会郑州在探索建立“全民医保”网络的道路上不断加速。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