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无限风光在高山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限风光在高山
荥阳高山镇:用“两山论”描绘生态宜居新画卷
高山镇庆新春春节文艺汇演
高山镇草根大舞台
高山镇农民创业园
高山镇万亩石榴基地
高山镇新型城镇化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坐落在荥阳市西部的高山镇以“阀门之乡”闻名遐迩。如今,漫步高山镇,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产业蓬勃发展、环境优美宜人。

近年来,高山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总目标,充分发挥独特的山区生态资源禀赋,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自然生态积极融入产业发展和城镇规划建设之中,推动了产业、城镇、生态良性互动,形成了城美业强、和谐宜居、绿色生态的新格局。

发挥自身特色,

用“绿水青山”制造“金山银山”

2017年,高山镇砥砺五年、奋进五年,成功获得国家园林城镇称号,成为郑州市第一家,也是国家级园林乡镇单位,“国字”号招牌熠熠生辉的背后体现的是高山镇党委政府对“两山论”的生动实践。

以往,高山镇经济发展动力得益于阀门和碳素两大行业,但随着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和环保压力越来越大,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山的发展陷入了困境,阀门产业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和附加值低,没有良好的效益;碳素产业面临环保高压,施行错峰生产关关停停。如何实现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成为摆在高山镇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高山镇党政联席会上,党政领导研究决定:“调整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势在必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既是解当下所需、实现地区借力借势发展,也是谋未来之路、前瞻性把握发展大势、实现永续发展的科学考量,我们必须打好绿色发展‘生态牌’。”经过十几轮的激烈讨论研究,班子成员一致认为要发挥好高山镇独特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好自身生态优势,用“绿水青山”制造“金山银山”。

做一件事情不难,难的是将一件事持续地做下去;改善一个地方的发展环境不难,难的是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思路。要实现整体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为此,高山镇紧紧盯住生态家园建设这篇大文章,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合力攻坚,持续积蓄动能和潜力。近五年来,高山镇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把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作为首位要求,纳入一票否决范畴,凡是影响生态环境的企业或生产工艺落后的产能一律实行关停并转;凡是有可能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引进;凡是直接或间接带动生态环境改善提升的项目优先选择,给予特殊政策支持。例如,高山镇重拳治理大气污染,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落后的企业5家,推动了大气环境的持续好转;以猛药去疴的发展理念强力推进全镇碳素、铸造、喷涂等重点行业企业综合治理,全部企业达到环保要求标准。同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成了污水处理站、天然气调压站、自来水厂等一批环保工程,对竹林、太溪池进行生态修复,对汜河进行综合治理,对全镇主要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对退耕还林、植树造林进行补贴,经过多年的治理和经营,高山镇的山更绿了、水更清了,环境更好了,更多的投资商和房地产开发商开始关注高山、投资高山。

依托“一心两翼”,

用“四个振兴”打造腾飞高山

高山镇党政班子成员一致认为:“生态资源是高山镇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生态优势是高山镇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下一步,我们要继续践行‘两山论’重要思想,科学规划全镇生态发展战略,以‘一心两翼’布局打造最美高山。”

“一心两翼”总布局,是经高山镇党委政府研究制定的打造以镇区农民创业园为中心的核心产业集聚区和生活区,以东部“竹林活水”为载体的生态文化旅游体验区,以西部“田园综合体”为架构的田园休闲养生产业区。通过布局“一心两翼”,逐步实现人口和产业不断聚集壮大、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山区禀赋和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展,最终实现以“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促进乡村振兴。

为此,高山镇今年来又提出了“四个振兴”工程。

一是打造核心产业集聚区,实施工业振兴。依托全镇雄厚的工业基础,做强做大主导产业,以农民创业园为载体,突出招大引强,拉长产业链条,对阀门产业进行提档升级和环保技术改造,增强阀门产业整体竞争力。同时,完善农民创业园基础设施,继续扩大中铝河南分公司排放赤泥废弃工矿用地的回填力度,不断壮大园区规模,提升园区承载力,为产业振兴、企业聚集和人口繁荣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打造生态文化体验区,实施文化振兴。就是要依托厚重的文化底蕴,深度挖掘“竹林活水”、竹林寺禅宗文化等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品牌,大力开展生态文化招商和旅游。推动竹种植和竹文化发展,打造一条竹工艺品特色街;推动水文化发展,对太溪池进行生态修复,充分利用汜河、太溪湖、太溪池等生态水系,打造生态湿地、水上公园;推动禅宗文化发展,充分利用竹林寺、逍遥观等佛教、道教文化的传承圣地,开发文化旅游,让高山东部成为吸引四方来客的生态文化体验区。

三是打造特色生态农业区,实施农业振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及相关产业链条,大力培育农业公司、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林业、特色生态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根据全镇区域特色和市场需求,着力打造一批集中连片、具有相当规模的优质小杂粮、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基地,积极建设万亩软籽石榴基地、优质小杂粮绿色产业基地、沟域生态农业经济发展基地,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养殖开发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促进农业经济多元带动。目前,中农华盛万亩软籽石榴基地已经在该镇投资2亿元种植软籽石榴7000余亩。

四是打造田园休闲养生区,实施城镇振兴。充分利用镇域内特有的地形地貌和生态优势,积极协调对接河南志强置业有限公司在该镇西部开发“田园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娱乐、养殖开发、健康养老等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业,让来这里的人能够充分享受“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度假休闲、健康养老、治疗疾病、颐养天年”的生活方式。同时,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实施陇海路西延征迁安置工程;启动焦平高速(高山段)征迁安置工作;对镇域内6条17.1公里乡道和3条5.2公里村道进行安防工程建设;积极对接洽谈正商集团、融创集团村镇改造项目,建设一流特色小镇;为打造田园休闲养生区提供便利的基础条件。

如今的高山镇是正在奋力奔跑的高山镇,正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朝着绿色发展的路子前进,朝着群众理想幸福的生活前进。相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光环指引下,高山的发展一定更加美好光明,群众的生活一定更加幸福甜蜜。

史治国 王利军 张博 张海洋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