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国际国内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深刻汲取问题疫苗案件教训 做好后续处置堵塞监管漏洞
伊姆兰·汗当选 巴基斯坦政府总理
湖北省就武汉生物公司 疫苗问题问责11名干部
美国数百家报纸 同发社论回击特朗普
船儿归来鱼满舱
从内陆中原走向开放前沿
美国国防部宣布 推迟年内阅兵计划
“低价游”何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太旱了 南非想从南极运冰“解渴”
曹大骏:忠心为党 铁骨铮铮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强制消费、行程“变脸”……
“低价游”何以成为“打不死的小强”?
新华社发

眼下正值暑期旅游高峰,记者调查发现,虽然近年来旅游法、新修订《旅行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均对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等问题做出相关规定,但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和回扣利益链条驱动下,“低价游”仍是国内旅游市场难以根治的痛点。

难逃强制消费陷阱

被称作“长城贵宾专线”的北京八达岭长城、十三陵“一日游”收费仅120元,行程中,游客不仅在导游“哄骗”下购买140元往返缆车门票,还有大把时间被安排在果脯店、玉器店购物,购物时间甚至超过游览景区的时间……日前,北京市旅游委会同多部门依法取缔涉事非法“一日游”黑窝点,并责令多家购物场所停业整顿或停止“一日游”有关业务。

非法“一日游”长期以来是北京旅游市场的一大顽疾。经营者为获得客源,往往利用人们贪图便宜心理,在街头散发小名片、小广告、假地图,或依托部分快捷酒店、社会旅馆,以低价方式招徕客人,报价50元至120元不等,声称全程无自费可游览河北崇礼、八达岭长城、十三陵、颐和园、故宫等景点。

然而,根据记者暗访及北京市消协发布的体验报告,这类“低价团”往往会在游客上车出发后“露出真容”,要求游客补交团费及自费景点费用否则直接甩客,或是压缩游览时间,致使游客不得不购买景区内缆车票、游船票等。

在旅游业发达目的地,“低价团”隐藏的猫腻同样不少:在日前云南昆明警方打掉的一起“低价团”违法案件中,涉事旅行社导游会尽量让游客少睡觉、少进景点,时间都被挤压出来购物,而购物店内产品的销售价格远远高于进价,多的达到100多倍;还有地方的旅行社以不足百元的价格吸引外地游客,在广告中把当地非景点形容为“可免费游览”,目的仍是拉拢游客购物,其中“上钩”的多为老年人。

记者了解到,按照原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旅行社提供的旅游产品价格,低于当地旅游部门的诚信旅游指导价30%以上的,即属于“不合理低价游”。以北京为例,“长城十三陵一日游”无购物线路的最低指导价为180元。

回扣成最大利益驱动

记者调查了解到,多年来,国内“低价游”早已形成散发虚假信息、低价揽客、变更行程、强制购物或消费、牟取回扣等一整条利益链,这其中,游客就像“小绵羊”一样被包括组团社、地接社、导游、司机、购物店等在内的各环节“薅羊毛”。

一位旅游从业者告诉记者,当前,国内旅游市场强制购物最为突出的是云南等地。“一些地方购物、餐饮商家会给导游40%~50%返点,在云南可以达到百分之七八十。地接社将整段行程‘卖’给导游,或者是分段‘卖’给不同的导游。导游最终通过诱导、胁迫等强制消费办法赚回扣来‘填坑’。”

破解症结需多方合力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层面陆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旅游执法力度和力量,“不合理低价游”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时常出现的市场乱象仍对城市形象、游客体验造成不良影响,从根源整治“低价游”乱象,防止“劣币驱逐良币”,仍需多方形成合力。

在市场监管方面,由于“低价游”违法行为的各个环节涉及旅游、交通、工商、网信等多部门,需加强综合执法并形成综合监管合力。

近年来屡屡发生的“恶导游”事件,就是“低价团”暴露的典型问题。一位旅游企业负责人介绍:“不少导游由于没有底薪,缺乏保障,也缺乏考核奖励机制,因此大多抱着‘捞一把是一把’的心态从事旅游工作。提高旅游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升旅游行业的待遇,是破解‘低价团’问题的重要环节。”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消费者要理性文明消费,强化维权意识。北京市消协秘书长杨晓军认为,消费者在出游前要了解旅游线路信息,理性文明消费,对于低价团、甚至零团费线路要警惕。要加强自身权益的保护,在出游前务必签订合同,注意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内容,保存相关证据,最大程度保护自身利益。

据新华社北京8月17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