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小手绢
蒺 藜
寻幽龙潭沟(国画) 乔枕石
规 矩
《罗斯柴尔德家族》 揭开西欧百年金融家族传奇
永远的怀念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据史料记载,朱仙镇运粮河是贾鲁河的一段,开凿于宋代,经过元末、明清时期的屡次疏浚,最终成为中原地区的一条黄金水道。得益于运粮河,明清时期,朱仙镇一跃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转运码头,无数货物在此起航,各地商人聚集于此。河道中,满载着各类货物的船只日夜穿梭不停,镇中商铺林立,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其势头曾一度盖过当时的省城开封,跃居四大名镇之首。清朝后期,历次黄河水患让这里逐步淤塞,以至于最终不通舟楫。伴随着运粮河河水的退却,朱仙镇失去了昔日的繁华,退变为一个普通的乡村集镇。

那天,当我在朱仙镇运粮河故道西侧停下车来,打开车门踏上朱仙镇的土地,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久违了的亲切感,是一份儿追寻厚重历史的使命感。而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了一位让我至今难忘的老人。

她静静坐在运粮河西岸的树荫下,微笑着看着我,操着一口纯正的开封话问我:乖,你来了。

本来笑吟吟向她走过去的我,突然放慢了脚步,恍惚中看到的不是旁人,而是我慈祥的奶奶,那语调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温馨,不争气的眼泪差点掉了下来。

我心里知道,奶奶早已经离我而去,这位老人也仅仅是我的父母辈。但是,奶奶是开封杞县人,说着跟她一模一样的开封话,不由得我浮想联翩。

我定定神,走过去握起她的手,问好。

她笑着将手里的红薯掰下一半递给我,我接过来吃着,她也用没有牙的嘴巴慢慢吃着另一半,我们俩一边吃一边说起这条运粮河。

我小的时候,这河里的水还很多,河里还有不少大船搞运输。老人说。

看到那座石桥吗?是镇里的大户人家出资修建的,因为原来的那座桥破旧了,这家就出了好多钱修建了这座大石桥,很久了,我祖父还在修桥的时候搬运过石头。后来,河水越来越少了,再后来就全干了。你看,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啦。老人又说。

我看向那座大石桥,坚固的桥身,依然屹立在没有水的贾鲁河上,岁月的痕迹在明媚的阳光下固执的展现着历史的沧桑。

至于两岸的彷古建筑,也都流露出现代的气息,仅有的几家木板年画店,也都鲜有人光顾。

时间的长河,在静静地流淌。

十大古镇,汉口,佛山,景德镇,都在后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唯有朱仙镇。

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木板年画,我们要离开了。

挥手作别那位88岁的老人,耳畔还有叮嘱在回响:乖,再来啊!

朱仙镇,我会再来,尽管你已经是上天遗落的明珠,但你一定会越来越好,更何况还有吸引我的那浓浓的化不开的乡情乡音。

有梦,就一直有希望……

朱亥,朱仙镇之源

一个人,如果想获得成功,必须具备一些条件,首先得有真才实学,就是有本事,再就是得有伯乐,发现你这个人才,还有一条得有愿意重用你的当权派。俗话说得好,酒香还怕巷子深呢,何况人呢?!有人会说那诸葛亮呢?躲在偏远的茅屋里,刘备不也是三顾茅庐去请吗?是的,没错,前提是司马徽和徐庶先后向他大力推荐了诸葛亮,这才有了刘备的三顾茅庐之行!

人如此,神仙也不例外!比如朱仙,就是老家朱仙镇的那个朱亥。朱仙镇,就是朱仙的老家,雅称故里。

假如那个卖肉的屠夫朱亥,没有慧眼识珠的朋友侯赢独特推介,没有信陵君不拘一格降人才,哪怕他有天大的本事,他也只能是个卖肉的,不仅成不了神仙,只能是个人名,估计到了2000多年后的今天,不仅不能流芳百世,连名字也留不下!

先来看看朱亥的挚友侯赢。他是战国时期魏国都城大梁(开封)夷门(东门)的一个看门人,却有着无人能及的智慧谋略。魏国信陵君礼贤下士,几次三番来请他出山送他厚礼,他都却之不受。最后,信陵君无奈,才在大宴魏国权贵的豪华宴席上抛下所有宾客,出门去请侯赢,亲自赶车,让侯赢坐主位,没想到侯赢半道要求去看朋友朱亥,理由是好久未见,想得慌!

到了朱亥卖肉的摊铺前,侯赢就站在铺前跟朱亥说话,看都不看信陵君一眼,朱亥也一样。两个人只管天南地北的海侃,全然不顾及所有市民的侧目而视和腹内喝骂。要知道信陵君是赫赫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以礼贤下士著名,在魏国可是一人之下万民之上的人物啊。可人家朱亥就那么神色自如地跟老友聊大天,直到聊足聊够,侯赢才坐车去赴宴。

再看知人善任的信陵君。此公子在礼贤下士方面,该是战国四公子中做得最好的一位,其他三位皆望尘莫及。门下宾客,绝不像孟尝君等分三六九等,出门坐车吃饭穿衣都不一视同仁,那叫看人下菜碟。信陵君呢,有才没才一样看重,最起码表面上不温不火不嗔不怒礼貌周全。所以才能委曲求全几次三番拜见侯赢包容朱亥。最后,还是得到了回报,成就一世英名。

最后看朱亥,如果自己没有能耐,侯赢再推荐,信陵君再理解,一切都还是零。朱亥在退秦、救赵、存魏的战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历代传颂的一代侠肝义胆人物。

信陵君的特长是礼贤下士和领兵打仗,侯赢的特长是智谋和守诺,朱亥最大的特点就是武功高强。三人的强强联手,使得三个人都流芳百世,还使得朱亥一个卖肉的得道成仙,成为一个仙人,而他的故里也就成了朱仙镇。

古人报恩爱用命来报。侯赢如此,朱亥也如此。据说朱亥之死是十分的壮烈!

西汉刘向《列士传》载:“秦昭王会魏王。魏王不行,使朱亥奉壁一双。秦王大怒,置朱亥虎圈中。亥嗔目视虎,眦裂,血出溅虎,虎不敢动。”秦代养虎的地方叫虎圈。据《长安志·汉宫殿疏》载:“秦故虎圈,周匝三十五步,长十步。西去长安十五里。”把朱亥投入到这个不大的虎圈内,他必死无疑。而朱亥不动手脚,发神威瞪大眼睛,目眦尽裂,血溅到虎身上,百兽之王吓得动也不敢动。秦国上下为之震惊,后来,朱亥为秦王扣留,要求他为秦国效力,并许以高官厚禄,朱亥不为所动。秦王只好将朱亥囚禁起来,朱亥见回去无望,就用头撞柱子,柱断而不死,于是用手扼喉,喉断而死。

自古至今,有几人能如此刚烈?!

朱亥死后,尸骨埋葬在故乡朱仙镇。据《汴京遗迹志》《光绪祥符县志》:“朱亥墓,在朱仙保,俗称屠儿墓。只是今人不知墓葬何处,此乃一大憾事,如若发现,当为朱仙镇的又一文化旅游遗址。

13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