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
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基层党建座谈会
郑州西站
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
郑州中车中原经济区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
中原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
豫龙镇东区安置区

今年以来,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全面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统揽,牢牢把握“四重点一稳定一保证”工作格局,突出抓改革创新、强投资开放、促结构转型、求民生改善,以党建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实现人民生活高质量,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夯实基础,规范提升

全力打造高质量党建

按照注重根本建设、注重基础建设、注重长远建设“三个注重”要求,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发展高质量。

积极开展“支部建设提升年”活动。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围绕支部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目标,以“支部建设十条”为基本内容,实行“逐级检查、逐支部评定”,着力把各个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聚力基层党建阵地改造提升,2018年以来先后投入800余万元,对28个村党建阵地标准化改造,对党建示范点阵地进行优化提升。持续开展“三级抓村”活动,对晏曲、关帝庙、京襄城3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分别制定整顿方案,派驻科级干部任组长的工作组,严格对标限时整改。圆满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组织开展新任村干部教育培训,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构建“一站四区”区域党建新格局。针对党建示范点点多面广的特点,结合各村(社区)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远景规划等实际情况,建立以镇党建工作站为核心,以党建示范点为中心,辐射周边支部的四个示范区。目前,已打造以毛寨为核心的农村基层党建示范区,以赵家庄、槐西为核心的党建示范区,以刘村、罗垌为核心的城市社区党建示范区,以碾徐、翟寨为核心的党建示范区。

大力促进非公企业党建提质扩面。组织人员实地深入非公企业,了解企业主思想动态及组建意愿,积极推动“有党员,没组织”的企业组建党组织;选派优秀干部10人组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指导员队伍,加强对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指导;依托微信公众号,把成立党组织的非公有制企业优质产品、服务推荐给党员群众,助推企业发展,实现党建促进发展,发展反哺党建,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相融共赢。

抓牢项目,提质增效

全力打造高质量经济

豫龙镇充分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产业基础优势,牢牢把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本目标,不断做强传统产业,做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扩张经济总量的重要途径,围绕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开发建设等具有战略支撑性和区域主导性的项目,积极探索招商引资发展新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引进域外、境内资金19亿元,完成签约郑州轨道交通装备基地二期、河南恒纯农业科技公司智能鲜榨橙汁机生产线、郑州邦浩电子智能机器人产业园3个项目,项目总投资26.25亿元。畅想高科、北京福流控股等5个在谈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6.7亿元。

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今天的项目就是明天的税收、就业。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围绕项目落地开工、投产达效,实行领导分包,优化投资环境,加强协调服务,大力培育新型装备制造业,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2018年重点项目13个,其中工业项目9个,商业项目3个,社区建设项目1个。目前,郑州轨道交通装备基地标准化厂房、海格、通信电缆、三华科技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

强力推进科技创新。充分依托国家级众创空间中原智谷科技、企业、人才集聚的优势,努力把产业集聚区和豫龙镇打造成为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及“互联网+”的产业生态集聚新平台。截至7月底,共引进企业145家,入驻项目15个。成立国际领先的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大型人才智库中国青年博士联盟华中博士研究院入驻中原智谷。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14名,其中院士3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名、外籍千人计划专家2名、万人计划专家1名。

以人为本,绿色发展

全力打造高质量环境

加快新型社区建设。按照“以建为主、提升品质、扩大成效”总要求,突出产业发展、项目带动、市场化运作,算清土地、资金、产业、项目四本账,做好群众征迁、社区安置、劳动就业、保障增收四篇文章,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14个旧村征迁,涉及群众7200户、2.7万人,完善各项功能配套,从工程质量、绿化亮化、配套服务等都坚持高品、高标要求。启动安置区建设9个,建设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完成回迁群众1100户、4000人。劳动就业突出“就近、充分”,将新型城镇化释放出来的发展空间、劳动力资源与产业发展充分融合,依托产业集聚区、特色商业区和区域内企业众多的优势,累计实现群众就业近万人。群众增收突出“稳健、安全”,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主城区优势,为每户群众无偿配建户均20平方米,人均9平方米门面房,增加群众自主创业和出租最低保障机会,实现了群众就业收入、房产收益、创业增收三重保障。

打造美丽宜居环境。以荥阳市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和国家卫生镇复审为契机,实行“三定四包”责任制,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强化绿色发展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今年以来,共投入资金3600万元,硬化、修铺道路13200平方米,绿化游园绿地30000平方米,填埋雨污管网3100米,加建围挡16500平方米,户厕改造1200余座,投放大型PVC垃圾桶1200个;新增环卫洒扫车2辆,大型洒水车1辆,大型洒水车4辆,挂桶式后压缩车4辆,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全力开展污染防治攻坚。全民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开展专项取缔行动,实行网格化管理,对98家“散乱污”企业,建立管理台账,每周巡查2次,确保不出现反弹。全面遏制扬尘污染、低空面源污染,做好扬尘治理工作,重点对工业、建筑工地等行业污染源进行防治。截至目前,建立问题台账17个,均已督促整改到位。对中央环保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14个案件及时进行现场调查、回复处理。

创新治理,建管并重

全力打造高质量民生

深入推进平安建设。推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各类违法违规金融活动,积极化解问题楼盘、非法集资引起的金融风险。加强矛盾排查化解,完善“四包一”信访工作责任制,强化矛盾调处“网格+”工作机制,坚持领导班子成员开门接访制度,及时了解、发现、掌握并调处各种矛盾纠纷。截至目前,累计受理各类信访案件235件,立案率达到100%,办结率98%。加强巡防队伍建设,实现全天候全覆盖。投资400余万元建成治安防控中心,选聘75名巡防队员联防联动,组织各村开展多种形式的巡逻防范行动,提高群众安全感。

强化安全责任落实。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工作制度,全面开展“安全创建”和消防专项检查活动,累计检查单位96家,排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1304条,隐患整改1043条。开展安全生产及消防知识讲座10次,累计培训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及镇二、三级网格长2000人次;成立巡消防中队,配备队员40名,配备巡消防车辆4台,建成高标准的微型消防站1个。

夯实民生社会保障。把劳动保障、计生服务和党建等业务纳入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受理各类项目6840件,办结6840件,办结率达100%。同时,发放救灾款40000元,救助生活困难户351户、925人;发放优抚补助款72.4万元;核查落实低保户471户、690人;落实参战、涉核困难优抚对象困难补助款14400元;上报困难大病对象21名、困难户16户,争取救助154600元。完成技能性培训723人,农民工转移就业1495人,返乡辅导培训60人,返乡创业100人,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努力让高质量发展更有质感、更有温度。

实干托起梦想,奋斗铸就辉煌。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新愿景,荥阳市产业集聚区、豫龙镇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砥砺前行谋跨越,继往开来谱新篇,争当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先行者!

史治国 姚琪 文/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