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架起交融互鉴的民心之桥
体现新担当 展现新作为
多食清心食物防“秋燥” 多吃碱性食物驱“秋乏”
哈尔滨酒店火灾已致19人死亡
唱响主旋律 壮大正能量
李艮:陕南红29军创始人
郑州力争3年内打造成 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标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日“出伏”:
多食清心食物防“秋燥” 多吃碱性食物驱“秋乏”

据新华社天津8月25日电(记者 周润健)8月26日,今年为期40天的“三伏天”将落下帷幕。出伏后气候干燥,人体很容易患上“秋燥”,同时,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也容易感到疲乏,也就是民间百姓常说的“秋乏”。专家提醒说,出伏后,公众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合理饮食,调整睡眠,这样既能防“秋燥”,还能解“秋乏”。

今年的“三伏天”,7月17日交“初伏”,7月27日交“中伏”,8月16日交“末伏”,共计40天。

出伏后,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加大,气候趋于干燥。在这样的天气里,人的皮肤很容易变得紧绷,甚至起皮脱屑,嘴唇干燥,嗓子发干,民间称之为“秋燥”。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对付“秋燥”要多吃粥、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多食清心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百合、梨、葡萄、香蕉、红薯、菠菜、番茄、芹菜等。同时,睡好子午觉。

到了秋季,人体出汗减少,体热产生和散发以及水盐代谢逐渐恢复到原有的平衡状态,人体进入一个生理休整阶段,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产生“秋乏”。人往往会变得懒洋洋的,无精打采,哈欠连天。

为有效驱除“秋乏”,李艳玲建议,要保证充足睡眠,尽量早睡早起,同时中午最好能适度午睡;要保持饮食清淡,可多吃碱性食物中和肌肉疲倦时产生的酸性物质,如西红柿、茄子、马铃薯、葡萄、梨等,这些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消除疲劳;多到户外走走,勤晒太阳,适当做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做操、爬山、慢跑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