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县区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本报讯(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刘象乾)初秋,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村,数十座两层院落整齐排列。村民郑红霞家,小楼墙体保暖刚完成。“墙体装了保温层,今冬暖气省了,村里还有补贴。”郑红霞的幸福与喜悦,来自新郑市正在实施的土地利用综合改革。 此前,北靳楼村以“拆旧院、换新宅”的方式启动旧村拆迁,村民在规划区内自建新宅,设计统一、资金自筹。旧宅拆出的土地引进企业,村民入股分红。村支书高金亭说,此举不仅节约了老村的大量闲置土地,还改变了原村庄脏、乱、差的面貌,实现了群众、企业、政府三赢。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龙头,为充分利用辖区内土地资源,新郑市建立了以市长任组长的土地综合利用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统一协调发改、国土、规划等部门,以及各乡镇政府,以提高用地效率,实现富民强市。 新郑市观音寺镇石固堆村是郑州市级贫困村,村庄面积205.6亩,毗邻村庄有一采矿型建设用地,面积256.6亩,两者相加可使用的建设用地面积共计462.2亩。为使该村脱贫致富,新郑市制订了搬迁复垦计划。目前,房屋拆迁已完成,安置房建设已接近尾声,正在复垦。不仅用土地流转增加了群众收益,也为北部新区建设提供了土地资源。 土地管理中,农村空闲建设用地复垦拆迁难度小、投入资金少、指标产出效益高。新郑市对此类建设用地进行了调查摸底,共挖掘出可用资源530亩,目前正开展整治工作。验收后,不仅节约财政资金,还可增加用地指标。此外,新郑市还摸排出适宜整治的残次林地约2650亩,正在开展整治及立项工作。 在城区,为在政府主导下完成城中村改造,新郑市采取多种方式筹措资金,解决了城中村改造中的资金难题。 新郑市城关乡西关老工业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面积3平方公里,老旧企业集中。近年来由于产业政策调整,多数企业举步维艰。“腾笼换鸟、退二进三。”新郑市国土局长赵淑梅这样概括盘活老工业区的办法,筹集11.5亿元进行土地整理,拆除企业59家、商户471家,腾出并盘活建设用地418亩。 在龙湖镇,同时启动毗邻大学路两侧小乔沟、张沟、刘口、王口、荆王5个村庄的拆迁工作。目前,已拆迁村庄建设用地总面积合计2910亩,为新郑市战略决策及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空间提供了强有力的土地支撑。 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