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郑州9月2日电(记者 韩朝阳)走进河南省扶沟县吉鸿昌烈士纪念馆,“民族英雄吉鸿昌”七个大字映入眼帘,这是聂荣臻同志为纪念吉鸿昌写下的题词。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共产党员、抗日名将吉鸿昌临刑前写下的气壮山河的就义诗。
吉鸿昌,1895年出生于河南省扶沟县吕潭镇,因家境贫寒,只间断地念了两年书。191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因骁勇善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升至军长。他为人正直,不畏权势,人称“吉大胆”。1930年9月,吉鸿昌所部被蒋介石改编后,任第22路军总指挥兼第30师师长,奉命“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但他不愿替蒋介石打内战,对“围剿”红军态度消极。
1931年8月,吉鸿昌被蒋介石解除兵权,强令其出国“考察”。1932年,吉鸿昌在上海“一二八”抗战炮声中回到祖国后,随即联络与发动旧部,为抵抗日本侵略奔走呼号,并毁家纾难,变卖家产6万元购买枪械,组织武装抗日。1932年深秋,在北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3年5月,在中共北方组织的领导与帮助下,以冯玉祥为总司令的抗日武装“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在张家口建立,吉鸿昌任第2军军长、北路军前敌总指挥兼察哈尔警备司令,率部进攻察北日伪军,连克康保、宝昌、沽源、多伦四县,将日军驱出察境。
蒋介石政府令何应钦指挥16个师与日军夹击同盟军。吉鸿昌率部战斗至10月中旬,弹尽粮绝而失败,随后潜往天津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4年11月9日,吉鸿昌在天津法租界被军统特务暗杀受伤,并遭逮捕,后引渡到北平军分会。敌人使出种种手段,迫害逼供,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我是共产党员,由于党的教育,我摆脱了旧军阀的生活,转到工农劳苦大众的阵营里头来。我能够加入革命的队伍,能够成为共产党的一员,能够为我们党的主义,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这正是我毕生的最大光荣。”11月24日,经蒋介石下令,吉鸿昌被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