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推动中摩友谊不断结出新硕果
郑州至香港高铁票 9月10日开始发售
中宣部授予张玉滚“时代楷模”称号
期待更多乡村教育“播火者”
郑州表彰一批师德先进个人 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
矢志不移推进自主创新 加快科研创新成果转化
农业路快速通道沙口路 至南阳路地面道路开通
全市2018质量月 系列活动昨启动
贾鲁河六山项目 已全部开工建设
农业路大桥主桥钢梁顶推到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期待更多乡村教育“播火者”

郑 实

看完新华社9月5日刊发的这则报道,心里很暖,鼻子却有点酸。

报道称: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伏牛山区,有一位普通的小学校长,坚守大山深处17年,只为干好一件事——挑起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他就是镇平县高丘镇黑虎庙小学“80后”教师张玉滚。

心里很暖,是因为他“挑起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

他对孩子们的爱淳朴而厚重。

从教17年来,面对微薄的工资、艰苦的环境,张玉滚凭借着坚强的信念,支撑起这座深山里的小学。

他把自己磨炼成了“全能型”教师:学校现有75名学生,因为师资力量不足,他既是校长,同时还担任着数学、英语、品德社会、科学四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他对孩子们的爱真切而具体。

他不仅要教好孩子们知识,还要照顾好孩子们的生活。

黑虎庙村小学辐射半径达20多公里,为了让中午不回家的孩子吃好饭,张玉滚又担起了孩子们的后勤保障任务,还说服在外打工的妻子回来帮忙。

山里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者居多,张玉滚把学生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接送留守学生也成了家常便饭。

家距学校较远的学生,他就说服学生家长,让学生和他同吃同住;和妻子一起为留守学生洗衣缝补,料理日常生活。并用自己微薄的收入,资助了300余名学生……

多年来,村里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17年的艰苦磨炼,练就了张玉滚“过硬”的技能:手持教鞭能上课,拿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

看完这些,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鼻子有些发酸。

换成是你我一样的“80后”“90后”,我们能够像张玉滚一样坚持下去吗?

恐怕很多人都会轻轻摇头。

因为,对我们每个人来说,生活或者说生存,是第一位的。

他对孩子们的爱无私而伟大。(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