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猛人樊哙
小学班主任
那时候不知道
《那个特别的疯子》
追光者(摄影) 王 慧
老师 您好
真正的幽默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 载

清代的贾鲁河,水量充沛,西华扶沟已到贾鲁河下游,加之地势平坦,河道排水不畅,河水泛滥时有发生。相邻的扶沟西华常因排水问题发生纠纷,摩擦不断。栗毓美任西华县令后,除了公正廉明一心为公外,还领导疏浚贾鲁河,杜绝水患,造福一方百姓。所以才有扶沟县民众为西华县令建庙祭祀之事,并在民间传为美谈。据说扶沟后世将栗毓美尊为水官,而将原水官大禹移除,由此可见对栗毓美的尊敬和爱戴!

后来,栗毓美由于政绩突出清正廉明,一路高升,到公元1835年升任河东河道总督,主管河南山东河务。此时的他经过多年的历练,已经成为真正的治河专家。他注重调查研究,总结历代治河方略及规划,在实践中创造了“抛砖筑坝”的治河新法并加以推广。试抛砖坝成功后,他向道光帝上书请求推广。因为栗公的设窑烧砖断了利益集团的财路,所以遭到了从工部到州县一些贪官污吏的强烈反对。面对众多非议,甚至诽谤,栗毓美丝毫没有退缩,在栗毓美多方奔走呼号下,终于得到了道光帝的重视和支持,“抛砖筑坝”得以推广实施,并取得卓越成效。据记载开封在1949年还设有砖窑制砖,以弥补筑坝护堤之石料不足。

他做河东河道总督5年,无论黄河如何肆虐,黄河堤坝安然无恙,而且短短5年间为国家节省治河费用150余万两银。栗毓美在任期间,事必躬亲,任劳任怨,于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二月十七日,在巡视郑州胡家屯河段堤防时,因积劳成疾猝然病倒,次日不治而逝,享年六十三岁。

栗毓美去世后,因治理贾鲁河、黄河有功,加之他本人光明磊落、正直无私、清正廉洁,被道光帝赐谥“恭勤”。民族英雄林则徐为其撰写了墓志铭。史书记载:“公任五年,河不为患”。

栗毓美去世后,民众不忘其恩典功绩,自发为其建栗大王庙,“争立庙于河上”,到后来清廷正式奉为黄河河神,民间与官方建庙更为普遍。黄河两岸,贾鲁河岸,甚至沁河、大运河两岸都有栗大王庙,迄今多数已遭毁坏,尤其是塑像寥寥无几。目前尚存的除嘉应观保存有蜡像外,尚有扶沟县三官庙、宁陵栗大王庙、武陟栗大王庙、原阳栗大王庙等,这些庙宇现仍有栗大王塑像供人们奉祀。

清朝道光皇帝特地为他在故乡山西大同浑源州城东南二里处修建了一座陵墓,晋赠太子太保。这座全部用巨型汉白玉构件雕刻的规模可观的陵墓,成为流传后世的珍贵文物。据说凭栗毓美一生做官的积蓄,就连普通墓地也建不起来,由此可见他清正廉洁到何种地步。

曾经在一个秋日走进武陟嘉应观,走进这个由雍正皇帝钦赐修建的黄河最大的龙王庙,怀着敬仰之情拜谒了东西大殿供奉的历代河神,后进入中大殿,又称“金龙殿”,看到中间供奉雍正二年的“万岁牌”,拜祭了两旁供奉御封的四家大王,金龙四大王谢绪、黄大王黄守才、朱大王朱之锡、栗大王栗毓美。

栗毓美,该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大王、河神。

如果栗大王泉下有知,看到今天的黄河、贾鲁河不再肆意泛滥,两岸民众安居乐业,一定会放下心来,继续做他的贾鲁河河神和黄河河神,保护这一方水土的平安吉祥,护佑后世民众的喜乐安康!

贾鲁河上 ,踏浪而来的女子

那天下午,夕阳西下的时候,我们驱车来到了贾鲁河尉氏歇马营大桥桥头,泊车后沿着桥西侧的小土路向河边走去。坡很陡,下去后就到了平坦的河滩,滩地上植有很多杨树,高而笔直的杨树树顶直插云天,绿草丛生的地上,有夕阳洒下的斑驳树影,在微风的吹拂下变化万千,也是一道灵动的风景……

我和燕子,一个美丽热情可爱的女子,深一脚浅一脚踩着雨后尚未干透的泥泞,慢慢地走到河边,依着一棵杨树,注视着湍急、匆匆下行的贾鲁河水,注视着那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漩涡,还有河底那招摇的水草,幽幽的舒展着细腰,跳出一段风情万种的舞蹈。

下游的河岸上,有两个小伙子在专注地钓鱼,脚下伸入河中的渔网兜里时不时涌动一下,那一定是小伙子们的收获。远处的河流两岸都是绿树与庄稼,那深深浅浅的绿,让人的心里生出不少的情愫来,丝丝缕缕地在心里飘散又聚拢,聚拢又飘散,恍惚间便生出矫健的翅膀来……

我定定地看了一会儿,便将目光转向歇马营贾鲁河大桥,一个宽阔结实的水泥大桥横跨在贾鲁河上,车来车往,行人不断。

然后我转头向上游数百米处望去,只见河水滔滔,水鸟翔飞,水草丰美,凝眸之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身着长裙、凤冠霞帔的妙龄女子踏浪而来,笑脸盈盈,顾盼有爱,天使一般圣洁的神情挂在脸上,那么美那么亲那么有爱!

青霞您好!好久不见。

我禁不住在心里问候道。

请恕我一个晚辈对刘青霞直呼名讳,因为作为名噪一时的辛亥女杰,南秋瑾北青霞,青霞这个读起来平平常常的名字,却有着不同凡响的力道,因为它是为辛亥革命做出杰出贡献的荣耀与标签!刘青霞,一代巾帼英雄,妇女楷模!

就在一个小时前,我们走进了尉氏刘青霞故居。

当我们在一大片建筑中找到她的家,迈进大门门槛后,敬佩之情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冉冉升起。我们迈着轻柔的脚步,次第参观了刘青霞故居,观看了她生平事迹的图片展,我甚至还登上了她的绣楼,独自静静地依着木质窗棂沉思了好一阵子,幻想体味她的气息,与她的灵魂做一次深度交集,想了解她在20多岁遭遇夫亡无嗣、猝不及防的厄运后,如何能一心向往革命,如何创办女校、报纸,如何做到为革命裸捐,而且不畏家族强权,不惧政府高压,在有限的生命中为后世留下永远难忘的巾帼女杰形象!

当我看到正房客厅中刘青霞和进步学生们在一起商谈革命的立体雕像时,心中感慨万千。她是那么的年轻那么的美丽那么的阳光,可谁又能知道她在刘家20多年生涯中诸多的无奈与凄伤呢。不说别的,只说她在贾鲁河上修桥一事所经历的坎坷。

尉氏距离开封50公里左右,尉氏人上开封去购物做生意或者走亲访友等,那就一定要经过贾鲁河。据说早年间河上有一座木桥,后来被洪水冲垮后,大伙儿上省城开封就很不方便,仅靠摆渡要出船资不说,洪水季节还会中断交通。上世纪之前的贾鲁河水量还很充沛。

刘青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便萌生了出资建桥的想法。但是事情却不那么顺利。

19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