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华社记者 罗争光 罗沙 红缎鲜花,青松翠柏。英烈荣光,民族脊梁! 9月30日,以国家的名义,从首都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到遍布祖国各地的烈士纪念场所,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各族各界群众,身处神州大地各处的中华儿女怀着共同的心情,致敬英烈、缅怀英烈、传诵英烈。 这是我国第五个烈士纪念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今年5月1日实施以来的首个烈士纪念日。同样的庄重,别样的意义,以法律之名,全社会崇尚英烈、保护英烈、传承英烈精神有了更加强大的法治保障。 纪念——以国家之名 巍峨肃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又一次见证了华夏儿女向英烈致敬的庄重时刻。 上午10时许,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致以崇高的敬意。深情悠远的献花曲,抒发着人们对英雄烈士们的无限追思和崇敬。 这是以国家之名尊崇英烈的体现,表达出的是最高规格最深情意的由衷缅怀。 今年4月2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英雄烈士保护法,其中首次对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法律地位予以明确,规定纪念碑及其名称、碑题、碑文、浮雕、图形、标志等受法律保护。 与此同时,法律还对英烈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英烈抚恤优待制度、英烈事迹和精神的宣传教育等作出了规定,对英烈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等构建起了全方位的保护。 对于保护英雄烈士、弘扬英烈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对于保护英雄烈士提出明确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考察调研时,多次实地缅怀革命先烈。从西柏坡到沂蒙山区,从遵义到井冈山,从大别山区到吕梁山区,从淮海战役纪念馆到日前参观的雷锋纪念馆……深情的瞻仰,真切的话语,向全党全社会注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尊崇英雄的强大正能量。 对于制定保护英雄烈士的专门法律,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印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立法修法规划》,明确要求制定英雄烈士保护方面的法律。 今天,以国家的名义,以法律的意志,全社会崇尚英烈、捍卫英烈的行动纷纷开展。 每一方纪念碑,每一座烈士墓,每一段英雄故事,都是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 捍卫——举法律之剑 两天前,9月28日,西安市雁塔区。 当庄严的法槌落下,篡改叶挺烈士《囚歌》内容、亵渎烈士精神的西安摩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被判在国家新闻媒体上公开道歉,并向叶挺烈士近亲属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 “英雄烈士名誉不容亵渎。”负责审理该案的审判长王娜娜说,本案中被告的行为及近年网络上频出的类似行为,不仅侵犯了革命先烈及其后人的人格尊严,也严重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和历史感情,要用法治手段维护英雄烈士光辉形象。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从立法到司法,英烈保护法施行以来,全国已有多例运用法律保护英烈的典型案例,让法律真正“长出了牙齿”、形成了震慑。 今年5月,江苏淮安的曾云在微信群发表侮辱性言论,歪曲救火英雄谢勇烈士英勇牺牲的事实。淮安市人民检察院依据英烈保护法对曾云的违法行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此案成为英烈保护法实施以来全国首例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件。6月12日,淮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判决,责令曾云在当地报纸公开赔礼道歉。 法律的意义不仅在于惩治,更在于为保护英烈权益、弘扬英烈精神提供法治保障。 弘扬——铸民族之魂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近年来,设立烈士纪念日、提高烈属抚恤标准、红色旅游兴起、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日益成为全民共识和社会风尚。 英烈保护法的制定与实施,无疑是对这种风尚的强大助推。 “英烈保护专门立法让我们烈士纪念馆工作人员备受鼓舞、更有信心。法律实施让我们的工作有法可依,组织活动更有底气,宣传教育效果也更好了。”湖南蔡和森纪念馆馆长尹晓奔说。 英烈保护法明确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纳入教育内容,组织开展纪念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这部法律的有效实施,使爱国主义教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让青年一代更加意识到肩上责任重大。 苍山巍巍,江水泱泱。英烈精神,永续传扬。 据新华社电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