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荣光休气纷五彩(书法) 程龙
月是故乡明
蒸月饼
中秋三题
暖秋时节(国画) 翟瑞兰
王小柔最新段子《不装》 一地鸡毛中发掘生活的乐趣
乡愁的源头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蒸月饼

♣ 吴志恩

掰完玉米,薅罢春花生,摘过三茬绿豆的时候,但等桂花飘香,八月的月亮圆起来。是的,等中秋节,等着蒸月饼。

“七月核桃八月梨”, “七月十五枣红圈儿,八月十五晒半干”。奶奶家有核桃,还有棵斜倚在院墙上的枣树。核桃仁和枣有了,花生、芝麻都是刚收的,也现成。就差红砂糖,合作社有卖的,等爹娘去打煤油的时候,买红糖回来。

秋收告一段落,桂花香了,沁人心脾的香哦!等月亮一天天圆了,衣服得穿两层厚了——中秋节就来了。

孩子们跟在娘身后,难得的乖。抱柴、烧火、炒花生、炒芝麻、剥枣核,让干啥干啥。炒花生炒芝麻,喷香!馋虫都勾出来了。

中秋节的半下午,村子里都是这醉人的香。家家户户在张罗蒸月饼。娘分门别类,把核桃仁掰开,芝麻在石臼里捣了,花生用擀面杖碾了,分几个碗盛着备用。早就发好的白面搬到案板上,分作五或六等分,擀成同样厚薄大小的饼摊开,一层铺上芝麻一层铺上花生,再往上逐层铺红糖、核桃、大枣,也可重复一层大家都爱吃的花生仁,摞整齐了,拢好边,拿迥麻果荚在面上摁出花纹,一个硕大的“糕点”就成了。锅子添上水,铺好箅子、槲叶,撒层清水, “糕点”小心翼翼搬进去,锅盖盖好,压上石头,就可以点火了。

火苗跳跃着,一层层舔舐着优美的锅底,孩子们压抑着兴奋。终于,白馍馍和着果仁、红糖的甜香随着蒸汽弥漫在厨房、院子和村子里了,香气越来越浓了——月饼蒸熟了!

没有比这更雀跃的事儿了,于孩子们而言。

月亮,亮汪汪的饱满的圆月也升起来了。

起锅,捧出暄腾、厚实、圆润的蒸月饼,在当院备好的方桌上,一家人面对圆月、碧空、夜风,静默祭月,大人们在许愿,感谢和平岁月、丰收年景,祈祷月神保佑合家团聚、百邪不生。孩子们在等香糯甘甜的月饼。

终于切月饼了,第一份由最大的孩子端了,送给爷爷奶奶品尝,回来,孩子们就可以大快朵颐了。一年仅有一次的蒸月饼,果仁、芝麻、大枣以及麦面扑鼻的鲜香,与砂糖的甜蜜,混合成无可比拟的唇齿味蕾的狂欢。

还有比这更幸福的吃食吗?这是孩子们全程参与的美食、长辈辛勤的劳动成果,也是大地的馈赠、神灵的奖赏。

月亮之下、苍穹之下,这裹着汗水、弥漫着天地之间季节轮回春华秋实的蒸月饼,把美味、感恩与神秘分赠给孩子们,分赠给所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终年在大地上匍匐耕耘的农人们。

月亮一点点腾空。枝叶婆娑、秋虫呢喃、星斗明灭,吃饱喝足的孩子们,混混沌沌地睡着了,连梦里也笑着。

家家户户都是蒸月饼。那种炕的烤的月饼,一指多厚,带着美丽图案的焦黄喷香的五仁缠丝月饼,可是稀罕物儿,拿三五个用油纸包好了,顶着红帖儿,用细绳缠漂亮了,拎去看病重的老人、儿媳的爹娘、常年走动的亲戚。

如今各式宫廷点心、西洋糕点满满地充盈着明净的橱窗以及我们的生活。天不假年,给我们蒸月饼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了,爹娘也一年年老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怀念儿时的蒸月饼。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